本篇文章1593字,读完约4分钟

◎余丰慧

7月31日,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目的是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客观上大大缩小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代理的金融业务范围。

“不改重数量轻质量 信用卡恐沉疴难愈”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银行领域协会上周发布了年度《中国信用卡产业快速发展蓝皮书》。 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银行的信用卡有效卡率只有58.7%,这意味着4成以上的信用卡处于休眠状态。

蓝皮书表示,截至年底,中国信用卡新增发行量将达到6400万张,累计发行量将达到4亿6400万张,据此计算,废卡数量将达到1亿6400万张的巨大值。 银行营销一张信用卡,人力价格、奖励价格、卡本身的工本费用、各种纪念品、新闻技术资源的占用费用以及邮寄资料等费用加起来至少有200元。 以1亿8000万张休眠废卡计算,银行浪费的资金价格将达到360亿元。

“不改重数量轻质量 信用卡恐沉疴难愈”

信用卡效率每年无法交卷的原因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方面。 在宏观层面上,面对网络金融的繁荣和快速发展,网络支付工具正在迅速发展为虚拟信用卡的信用结算功能。 另一方面,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在内的实体银行卡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工具,有过时和被剥夺市场份额的趋势。 据报道,支付宝( Alipay )、微信支付等网络结算工具发展迅速,苹果的苹果支付、谷歌的谷歌walet移动结算也呈凶猛之势,以前对银行卡的冲击越来越大

“不改重数量轻质量 信用卡恐沉疴难愈”

从微观层面来看,信用卡强势营销与现实脱节是睡眠卡数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由于信用卡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巨大,以前有传言说银行通过信用卡营销创造了“血本无归”。

营销方法是层层叠叠的任务,脱离实际任务,全员肩上有营销任务,同时还关系到工资奖金。 这种营销方法变成了员工动员亲戚朋友开信用卡。 有些顾客处理多家银行的多张信用卡,怎么能全部激活? 而且,一张信用卡附加的几百元年费和各种费用,特别是逾期的高额罚息等,很多顾客不愿意激活过多的信用卡。

“不改重数量轻质量 信用卡恐沉疴难愈”

银行如何应对信用卡有效卡率持续低迷的现象? 首先,需要抱着更高、更远、更积极的视野,跳出信用卡本身来考虑应对措施。 顺应结算快速发展的趋势和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的趋势,只有把握网络结算的不可逆性,才能走出困境。

“不改重数量轻质量 信用卡恐沉疴难愈”

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迅速发展网络结算系统,特别是移动网络结算系统。 银行已经做得很好了一点。 传说以前银行开发的(智能手机)银行APP的顾客体验相当好,招聘也非常方便快捷。

当然,也有银行的移动支付系统过分强调安全,特别是自身的安全,牺牲了顾客体验和便利性、效率的优点。 笔者认为,比起销售过时的信用卡,不致力于(智能手机的)银行APP的市场营销、移动支付的研发等。

并且,通过技术研发,尽快实现了(智能手机的)银行APP、移动支付与信用卡挂钩的超额支出功能。 尽快开发信用卡的全部功能,并嵌入(智能手机的)银行APP、移动支付终端。 由此,银行在移动支付和信贷支付费用方面占有积极地位。

“不改重数量轻质量 信用卡恐沉疴难愈”

笔者有点赞成专家的意见,但是银行提高信用卡有效卡率的另一条捷径是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 目前,采用支付宝( Alipay )和微信支付等网络结算方法的客户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网络结算最终将绑定一张银行卡进行结算。 银行无需争夺持卡人选择的支付方式,应结合自身安全性的保障,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交易量和客户粘度的提高,为持卡人带来最佳的生活习惯。

“不改重数量轻质量 信用卡恐沉疴难愈”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不要走偏。 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促进包括信用卡在内的银行卡快速发展的意图。 这种方法对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有不利之处。 细想一下,得益于非银网络结算等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以前银行可以加快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智能手机的)银行APP、移动结算终端。 网络新经济新金融的快速发展势头谁也阻挡不了。 监督部门必须彻底领悟这个道理。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不改重数量轻质量 信用卡恐沉疴难愈”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