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9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多省市高层进入北京,“喊穷”,会见财政部部长,阐述本省经济基础薄弱,希望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这些省党委书记、省长们相继谒见财政部主要领导的目的非常确定。 寻求财力支持。 具体有两个意图。 一是直接寻求财力支持,第一是表现出财政部愿意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二是财政政策,如自身债务或专项资金的比例等。
从转移支付方面来说,中央财政的“潜力”很大。 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1.72万亿元,支出12.57万亿元。 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的返还和转移支付了4.54万亿元,占中央本级年财政收入的81%,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74%。 中央只是转移支付,已经成为了一点省的主要收入来源。
财政部有这么大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权,这么大的蛋糕,各省的一把手为什么不愿意垂涎呢? 长期以来,许多省市县把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作为重要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列入当地的年收入计划。
从财政政策上讲,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增加,整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呼声四起,融资资金投向地方融资平台已经受到抑制,借到信托融资也越来越难。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自主建设项目的资金渠道越来越少。 而且,受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拖累,财政收入增长率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地方财政的支付。 自行发行地方债是一条出路,也是中央鼓励的。 但这需要财政部给予政策和批准,财政部给予保证,代之以利息。
改革开放35年后的今天,一些省长们仍然没有找市场找财政部,这值得深思。
本来,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税收主体包括纳税人为自然人和法人。 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整,是发达国家,政府财力不足时,首先考虑市场处理。 培育税源,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为投资者增加投资机会,鼓励投资兴办公司,为纳税人提供越来越多优质的公共服务等,扩大税源,增加税收。
一言以蔽之,不是中央政府的财政部长,而是要向市场寻求财力。 美国等国家也划分了税制,但各州不经常向联邦政府寻求财力。 去市场,去公司,向纳税人求助,通过增加税收来缓解财力紧张。
许多省份的高层不找市场而找财政部只是第一步。 如果要求支援财政转移的支付,就有必要找各职能部门的领导。 因为,多个财政转移支付与特别项目配套,在项目中明确转移支付,这些项目的权力掌握在农业部、工业信息化部、林业局等部门手中。
多省市高层不要在市场上找财政部长,要重新唤醒我们。 加快包括经济体制财税体制在内的改革,把包括财政资金在内的资源配置大权交给市场,不要找财务相,要让省长们找市场。 如果建立总督、市长、县长寻找市场的机制,而不是寻找财长,市场将成为总督、市长、县长的衣食父母,他们将善待市场,善待纳税人,善待公司和市民,积极培育市场和税源。 高效的服务、廉洁的政治等自然伴随而来。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省长为何不找市场找财长”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