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5字,读完约5分钟
◎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快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
我国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市化,这必然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 如何合理明确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农民工市民化、进城的农民家庭有必要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录用权吗?
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必然带来农村土地变动及其权益的再分配,继续引发农村各类优势群体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笔者认为,应通过顶层设计,划出底线,防止农村特殊群体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鼓励农村基层创新适合当地的土地制度,允许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妥善处理农村土地征用增值收益分配难题,促进农用地比较有效流动,实现农村土地优化配置。
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总体上是基于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保护农民对农村土地权益的基础上设计的,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对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在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中 因此,只有在基本稳定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如果不进行相应的调整,现实矛盾和冲突将不断累积,阻碍新型城市化的推进。 但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相关优势极为广泛,对经济社会影响十分明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农业生产价格和风险、农产品价格水平和居民食物支出负担等多个方面。 客观地说,现实中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方案,保护各微观主体的好处和经济社会整体的好处。
如何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为了不产生混乱和负面影响,需要整体设计。 谁来设计? 是先有顶级设计,还是先放手让他探索贝斯? 笔者多年来在农村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千差万别,以农业户口为指标定义的农民迅速分化,各地所选农村土地制度的具体安排和实行的农村土地政策情况也有差异。 上层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设计过于精细,可能严重束缚农村土地制度探索具体配置创新的基层积极性,现实中农民也无法认真落实农村土地相关规定,损害了上层设计的权威性。 如果没有粗略的一定的约束,基层很可能创新农村土地制度,侵害农村弱势群体的权益,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顶层设计和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农村土地制度安排顶层设计的关键必须下线,防止农村妇女儿童和低收入群体或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群体的农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在此底线的基础上,通过村民自治方法创新各地农村土地制度的具体配置,可以激发农村活力,尽量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农村土地的优化配置。
城市化合法征用农村土地,农村应该由谁决定? 征用土地补偿标准如何明确? 农村土地补偿收益如何分配? 这些问题必须在土地城市化中加以定义。 为了防止少数村干部为了私利而牺牲失地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集体利益,土地城市化中的农民权益保护可以考虑等级决定机制。 高级决定权交给失地农民,以维护失地农民权益为底线的中级决定权可以交给村民代表大会或者全体村民,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主义,基本上可以平衡失地农民和村的集体利益。 下级决定权下放给少数村干部,审查和监督土地城市化的合法性。 非法征用农民土地或者通过租赁征收农民土地的,要加大惩治农村管理干部的力度,防止耕地红线被突破。
为了推进新型城市化,处理人口城市化的难题,相应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总体思路应该遵循先易后的阶段性战略。 第一步,在一定期限内不变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土地流转,第二步,时机成熟后引入市场机制,一次也不重复补偿办法,从而使农村土地承包权长期未耕种的农民获得承包经营
在农村土地转移市场建设中,正在完善制度,以使对承包地依赖性较小的农户更积极地退出承包地。 特别是农村大多数中高收入家庭依靠非农产业和外出务工收入,经营小承包地机会价格高,无法专心于农业生产,承包地生产效率低下。 如果将承包方转出给对承包方依赖度小的中高收入家庭,则不会影响家庭收入,也有利于农业规模的经营。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等条件的成熟,不再依赖农村土地的城镇家庭,将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调节完全放弃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弱势群体受家庭劳动力资源存量等限制,非农就业机会少,工资收入难以保证基本生存需求,对农村土地依赖性较大,必须确保这部分农村居民家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受侵犯。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都打电话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8359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无锡: 15152247316广州: 020-89660257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怎么革新农村土地制度?”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