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的一个兴趣现象是,外资机构对中资银行的看法似乎成为了a股市场确定的反向指标。

上周,摩根大通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建议投资者空这四家国有银行,同时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长放缓将降低中国经济的投资吸引力。 话音刚落,中资银行股上周三在a股市场大幅上涨,中信银行更是强势停牌。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的这份报告还引发了机构间的口水战,相当多的内地证券公司纷纷表示小摩的看法空的逻辑和评价“不可靠”。

“银行股的空与不空”

只看a股走势,摩根大通的估值确实不靠谱。 由于本周将是a股上市银行集中发布年报的时候,从此前预先披露的银行年报和已经公布的银行年报来看,银行向a股投资者提交好的成绩单将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事件。 年报数据值得期待的原因还有另一层意义。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挤压了银行以前流传的利润空之间,但是迄今为止商业银行的应对还很有效。

“银行股的空与不空”

另外,与银行经营密切相关的外部经济环境,压力很大,但在未来的快速发展空之间确实不小。 上周晚些时候a股市场的走势印证了这一点,从上周三开始,相当多的银行股强势反弹,除了国有股的上涨趋势不佳外,业务有一定特色的股份制银行这几天股价表现相当不错。

“银行股的空与不空”

但是,h股市场未能完全适应a股市场的走势。 摩根大通认为,空的4大国有银行的H股股价除了上周三与a股价格同时出现反弹外,其他时间表现不佳。 此外,摩根大通并不是唯一的空机构,包括野村、UBS、美林、巴克莱等机构,最近发表报告称,中国经济和银行未来走势不容乐观。 很明显,根据现实股价,投资者在H股市场上参照摩根大通的建议空抛售银行股,会有相当大的机会。

“银行股的空与不空”

为什么对a股的评价不可信,但在h股上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呢? 记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市场的资金流动出现了较大背离。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观察到,今年2月以来,年前呆板的热钱袭击港口似乎一夜之间悄然而至。 记者在调查了近一段时间美元兑港元即期汇率走势后发现,1月开始在强方兑换线附近一度坚挺的港元汇率开始急剧上升。 那时正是市场上传言FRB可能提前退出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 qe3 ),并逐渐退出现有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 一时,大部分新兴市场面临着相当大的资金外流压力。 正如市场预期的那样,恒生指数从2月初开始下降,但内地银行的h股走势也基本与这一趋势一致。

“银行股的空与不空”

但与此相反,a股市场近期的资金流向却截然不同。 另一方面,外汇占款数据显示,一月份大量资金进入内地市场,另一方面,一年一度的信贷投放潮流也正好打开大门。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向也是从最近才刚刚从网上投入转为网上回收。 很明显,a股市场没有资金外流的压力,市场对最近成为话题的地方社会保障资金和人民币合格海外机构投资者( rqfii )等各种增量资金入场的期待正在高涨。

“银行股的空与不空”

因此,在两种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同一标的投资建议中确实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机构对市场的看法一定是“阴谋论”。 熟悉市场的投资者应该很清楚,任何投资提案都可以参考基本面和资金等多种因素后提出,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评价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银行股的空与不空”

最近的典型例子是,许多外资机构无法准确预测FRB将于去年9月开始qe3。 之后的结果显示,在大量资金流入H股市场的情况下,一个月前对中资银行股的估值空突然转眼间。 在民生银行大赚一笔的史玉柱,甚至不忘在推特上嘲笑对方——恶意空民生坏蛋,内衣输了!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银行股的空与不空”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