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5字,读完约3分钟

郭树清担任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后,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问题最先发生,“第一把火”正在向股市燃烧。 毫无疑问,前几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表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一脉相承。

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人士表示,《指导原则》旨在提倡上市公司股利的最佳行为规范,通过制定外在约束和鼓励措施,引导、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进行有利于股东利益的现金股利决策,形成股东现金返还的文化。 如果《指针》真的能够实现上述目的,至少今后上海市投资者的利益将得到“保障”。 但是,《指导原则》也曾引起市场对“强制分红”的质疑。 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与投资者交流时认为,《指引》不是强制分红,而是积极倡导。

“分红总额与融资额挂钩是引诱分红的好办法”

《指导原则》规定,上市公司分红应以其现金分红与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之比达到30%为衡量标准,对不足30%的上市公司,要求充分披露原因,证明合理性。 虽然分红比例是否达到30%并未实施“强制”,但如果未实现,新闻发布显然有“强制”的含义。

“分红总额与融资额挂钩是引诱分红的好办法”

其实,分红与否是上市公司的内部事务,只有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有权作出最终选择,作为监管部门,即使想强制分红,上市公司自身没有红色区别,投资者也同样无法盈利。 《指导原则》为了“鼓励”分红,对于高分红( 50%以上)且分红收益率高)的分红与净资产比例在1年期存款利率以上)的企业,交易所在涉及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市场准入情况时提供支持或“格里格”。

“分红总额与融资额挂钩是引诱分红的好办法”

笔者认为,50%以上的高分红和高分红收益率并不意味着投资者获得了高收益和真实收益,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每股净资产值为1元的上市公司,在某一年度实现每股利润0.10元的情况下,对投资者实施每股0.05元的分红。 显然,“高分红”和“分红收益率”都符合条件,但投资者获得的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分红总额与融资额挂钩是引诱分红的好办法”

另外,将无真正意义的股利考核指标与再融资、资产重组等挂钩,实际上为上市公司的“资金周转”创造了“绿色通道”。 有了这样的“绿色通道”,一些上市公司的“圈钱”就更容易了,即使分红时“损失一点钱”,也将通过今后的再融资来“把钱拿回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指针”的目的是引导上市公司的红利,但却无形中处于误导性的地位。 当然,这不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初衷。

“分红总额与融资额挂钩是引诱分红的好办法”

正如a股市场流行投机文化一样,上市公司在回报股东时也流行“公鸡”文化。 监管部门为了向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为了“公鸡”自己“下蛋”,做了不少框架,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就是为什么从股市诞生到去年的21年间,上市公司融资4.3万亿元,红利只有1.8万亿元的根本原因之一。 实际上,由于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中小投资者得到的红利不过只有0.54万亿元,还必须缴纳股息税。

“分红总额与融资额挂钩是引诱分红的好办法”

引导上市公司分红,将分红总额与融资额挂钩,是个好方法。 例如,规定上市公司累计分红总额必须达到以往融资额的50%才具备再融资资格,再融资完成后执行“新老划断”。 之后“圈钱”的情况下,以上次再融资后累计分红总额占上次再融资的比例达到或超过50%为门槛,持续循环。 这样,银行股这样的“圈钱”频率必然会下降,能够跨越门槛的企业不多,市场资金方面的压力也会减轻,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得到保证。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分红总额与融资额挂钩是引诱分红的好办法”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