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4字,读完约3分钟

2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两期回购操作,规模共计2900亿元,创央行历史最大回购规模。 此后,27日上午,央行再次进行了500亿元14天和1300亿元28天的回购操作。

迄今为止,本周回购到期规模为1070亿元,扣除20亿元央票到期和共计4700亿元回购投入,公开市场实现3650亿元资金净投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是中秋节和国庆双长假来临,市场资金面呈收紧之势,二是受本周回购期数较大影响,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上涨空,资金价格出现收紧,资金紧张。

央行在这个时期进行了一天的回购,除了冲走了本周的回购到期资金之外,为了防止双节的到来,资金供给也很紧张。

但央行认为,这很可能是对应对国际货币政策工具流动的考虑。 最近,欧盟、美国、日本等世界其他经济板块推出货币宽松相关政策,全球经济板块新的“放水”行动正在展开。

无论是美国的qe3,还是欧洲的omt,还是日本的qe8,放置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处于困境。 世界市场的货币宽松,特别是美国的美元“放水”,本来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国。

如果中国跟随货币宽松,只能带来越来越多的货币洪水,最终推高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 如果不遵从其“放水”货币,将导致人民币升值,进一步打击中国出口,无异于对停滞的经济增长雪上加霜。

在中国通货膨胀上升的情况下,自由启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手段不是主要选择。 那么,如何应对周边市场大幅“放水”货币,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呢?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该如何选择? 中国在降低基准、降低利率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有没有更合适的应对措施?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这是央行采取的准量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逆回购。

“天量逆回购或预示中国式量宽开启”

与下调或降息相比,回购具有短、平、快的优点。 也就是说期限短、稳定、操作迅速、方便、收放自如、灵活、市场见效快、反应快。 中国央行逆回购与欧、美、日量化宽松本质上相同,是通过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来释放流动性的行为。

“天量逆回购或预示中国式量宽开启”

只要操作顺利,从市场流动性来说,逆回购的威力不亚于降低基准,降低利率。 例如,25日当天,如果通过逆回购释放2900亿元流动性,则相当于将基准降低0.5个百分点。 而且由于其短、平、快的优势,对市场的冲击并不大,央行更容易操纵控制。 唯一不利的因素只是央行操作频繁,工作量大。 央行有史以来最大的逆回购或预示着中国式量化宽松正式启动。

“天量逆回购或预示中国式量宽开启”

央行创下历史上最大的逆回购规模,证明下调、降息操作正在进一步远去。 另一方面,市场暂时资金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央行逆回购操作后,资金融通明显增加,资金利率开始下降; 另一方面,应该对低迷的股市有好处。 25日,受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启ipo意大利空的影响,上海综合指数仅下跌0.19%,守住了2000点的整数关口。 27日上升了52.15个百分点,收于2056.32个百分点。 这与央行适时进行了大量逆回购不无关系。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天量逆回购或预示中国式量宽开启”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