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7字,读完约3分钟

◎周俊生

年9月27日登陆创业板市场的万福生科,在监管部门的压力下,于3月1日发表了自我调查公告,明确了虚假上市的行为。 公告发布后,万福生科股票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停牌,一度买入它的投资者只能承受巨大的投资损失。

根据万福生科在公告中透露的资料,这家公司从上市第一步就开始了虚构财务数据的行为。 在ipo招股证明书中,虚构了从2008年开始的财务数据和营业利润。 本来,从2008年到2008年的4年间,实际净利润为2100万元,虽然达不到上市标准,但居然拼凑出了一系列亮眼的财务数据,将这4年的净利润夸大为1.81亿元。 虽然通过这种虚假手段达到了上市的目的,但这种依靠诈骗取得的“成果”只能依靠进一步的诈骗来维持。 因此,上市后的一年,万福生科只能在业绩公告中继续诈骗,净利润达到4000多万元,终于发生了东窗事件。

““万福生科”们上市为何得逞”

综合万福生科造假的全过程来看,与a股市场初期出现的造假上市事件没有区别。 这几年过去了,虚假上市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可以轻易成功,但其触目惊心的程度并不比当时的制造成本方案“稍差”。 这只是说明a股市场机制依然不健全,市场伪土壤依然存在。

““万福生科”们上市为何得逞”

自从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后,评委会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公司排除在外。 同时,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一旦发现假冒伪劣,总是予以无情打击,司法力量介入后,开始对假冒投资者适用法律,对受骗投资者进行赔偿,在近期结案的绿色大地事件中,假冒投资者受到惩罚,投资者得以维持。

““万福生科”们上市为何得逞”

我们可以对万福生科虚假上市事件的解决结果抱有乐观的期待,但必须追问,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特别是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虚假上市依然处于沉渣状态。

回顾a股市场的虚假上市企业,他们有不可忽视的共同点,其上市背景都面临着政策方面对公司上市融资的有力支持。 由于在政策方面长期偏重于公司融资的选择,上市公司无所畏惧,认为自己背后有后盾,造假也会受到权力的庇护。 推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本来必须以专业精神抵制伪造,但也经常为了眼前的商业好处而越过自己的职业底线,出卖自己的良知。 这种气氛让公司产生错觉,明目张胆地造假。

““万福生科”们上市为何得逞”

围绕a股市场的这种气氛至今仍有市场。 今天,在经济增速放缓、公司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推进公司ipo、继续上市是政策方面选择的目标之一。 公司的ipo,说到底只是商业活动,今天a股市场已经实现全流通后,上市将给企业的大股东和pe机构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无视公司融资中的商业利益,单方面给它增添亮色,也只会为一点点公司虚假上市提供保护伞。

““万福生科”们上市为何得逞”

万福生科的伪装上市已经曝光。 这是个好事件,充分证明了“出来混为一谈,迟早要还的”。 伪装企业可以暂时成功,但迟早会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将公司上市还原为它只是商业活动的本质属性,为了商业好处而忽视市场管制的可能性。 不仅仅误导投资者,还会给监管部门带来混乱,导致市场监管不完善,所以不要让ipo制造出那种华丽诡谲的油彩。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万福生科”们上市为何得逞”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