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7字,读完约3分钟
去年9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户外用品博览会上,参展企业非常强势,很少在与客户和批发商的讨价还价上做出让步,户外企业品牌正是卖方市场。 这让我联想到十年前的体育企业品牌。
十年前,以阿迪达斯、耐克为首的海外体育企业品牌也经历过黄金般的卖方市场。 但是,现在阿迪和耐克频繁关店悄然离去,国内势力李宁、安踏、361度等也经受不住体育企业品牌退潮带来的寒冷。
这在10多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对于当时15、60岁的少年来说,拥有阿迪达斯的t恤和耐克运动服是无限荣耀的事件。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像样的运动服的售价不高,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买到。
记者记得2001年左右,普通县高中一学期的学费大概为1100元,阿迪达斯运动服套装的售价超过400元。 相比之下,普通家庭似乎没有太多理由为孩子增添这样的奢侈品。 另外,当时普通的县城连普通的地级市都没有阿迪和耐克的店,只有省城和大城市,所以人们觉得更高端。 对80多岁的人来说,穿阿迪达斯是值得夸耀的事。
不可否认,体育企业品牌给80后整体带来的情结,任何广告都无法达到。 其实阿迪等企业品牌在欧美是普通的企业品牌,本质上和麦当劳和肯德基没什么区别。
此后,国产体育企业品牌迅速崛起,李宁和安踏逐渐成为国产企业品牌对抗阿迪等外资企业品牌的主力军。 在商业战略上,李宁等国产企业品牌最大的创新之一是迅速进入三四线城市,甚至一些经济发达的乡镇也能看到国产体育企业品牌的店。 这是阿迪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营销模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的一两年,国产体育企业品牌达到高峰,这个阵营也很快转变为李宁、安踏为主导的李宁、安踏、361度、特步、披萨五强争霸的局面。
但悲剧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体育企业的品牌们突然发现,当他们费尽心思扩张力量,满街开店时,市场突然变小了。 一个基本的变化是,现在的90后、00后不像80后那样把阿迪视为梦想。
阿迪、耐克等体育企业品牌,作为世代间的回忆,与80后共同成长,随着普通市民购买力的提高,这些曾经的奢侈企业品牌成了摊位。 无论是深圳商业步行街的东门,还是人口稠密的城中村,打折销售都成为体育企业品牌的唯一选择。 普通雅戈尔和七匹狼的商务男装可以买好几件阿迪。
体育企业品牌面临的顾客购买力进一步增强,但市场规模逐渐缩小,产生了所谓“库存危机”的商业悖论。 体育品牌商发现仓库里积压的衣服和鞋子卖不出去了,只能大幅削减店面。 阿迪和耐克也在逐渐萎缩,但李宁、安踏大量关店,也未能幸免总是淡季的特步。 但现有数据显示,体育企业品牌集体关店,但关店规模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披萨、安踏门店规模较大,似乎与此前的疯狂扩张相呼应。
对象是体育企业品牌集体低迷,加之以哥伦比亚、里弗斯、指环王为首的户外企业品牌强势崛起,七匹狼、卡诺乔等中高级男装企业品牌稳步扩张。 特别是户外企业品牌,似乎复制了体育企业品牌黄金十年。
其实阿迪还是十年前的阿迪,在漫长的十年里,不管是阿迪还是李宁,他们的定位可能都没有改变过,但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体育企业品牌黄金十年的没落之旅”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