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5字,读完约3分钟
◎项峯((经济学博士) ) )。
近来,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公布,关于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的质疑与讨论成为当前的焦点。 商业银行应监管当局的要求,将信贷资产分为5级,但其5级分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样式化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未能充分暴露。 这就像一个妙龄女子,总是蒙着面纱,难以窥见其真容,让市场上的人感到有些忧郁。
贷款的五个等级的分类,准确地说是舶来品。 这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通过多年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论总结出的信用资产质量划分标准。 第一,通过比较多的笼统分类,监管当局和银行经营管理层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实际情况。
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引入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改变了将原有“两个以上停留”纳入不良债权的做法。 根据商业银行不良债权规定标准,正常、关注类贷款不是不良债权,而是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属于不良债权。 贷款五级分类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方面表现突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评价也与国际接轨。
但是,也应该明白贷款的5级分类的主观能动性很大。 特别是关注类贷款和子类贷款的划分标准相对模糊。 理论上,关注类贷款分类的指导方针是:“借款人目前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还款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 如果这些因素持续下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将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发生了明显的问题,如果依赖正常的营业收入,就不能充分偿还贷款的本金。 需要通过资产的解决、对外融资乃至抵押担保的实施来偿还本息。 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之间。 ”
在实务中,贷款的五级分类仍依赖于业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认知,这可能为商业银行各级经营管理层的粉饰业绩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在现行商业银行激励制度的约束下,不良债权比例高,不仅会降低当期的经营利润,还会严重影响经营层的业绩评价,导致业绩大幅减少或泡汤。 因此,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在主观上存在可能性,在关注类和次级类不良债权的划分上,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划分行为。
我国商业银行曾有两次周期性不良债权大幅增加的记录,分别是1999年和2004年进行的两次不良债权大规模剥离。 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2009~2009年间我国投入了约30万亿美元的贷款。 根据贷款质量恶化转移常规3-5年的周期性规律,年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质量恶化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事实上,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去年以来一些领域不良债权暴露的风险可能明显增加。 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余额从一季度末的4382亿元连续上升到四季度末的4929亿元,其中二季度末贷款余额上升更为明显,从一季度末的1801亿元连续上升到四季度末的2176亿元。
目前,宏观经济热指数上升,3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指数上升至50以上,但并不能由此放松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警惕。 钢铁贸易贷款、光伏领域贷款等一些领域的风险已经暴露出来,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仍然很大,值得关注。 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信用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才能真实把握信用资产的质量。 因此,揭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评估的面纱,是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不可缺少的。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揭开银行资产质量评价的面纱”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