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3字,读完约4分钟

郭树清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最近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不改善金融结构,中国经济就没有出路”的演讲。 这应该说,如果其视点纵观全局,其处方局部击中要害。

遗憾的是,他演讲的精彩文案被“中国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一流”的话冲淡了。 这个有争议的发言登上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结果引起了各方的质疑和批评。 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朝着世界一流的方向快速发展,但在当前a股市场全球领先、融资圈的钱和投资者损失排名世界第一的情况下,说“一流”,必然会招致骂声。 更何况,在既得权益集团和当权者资本的多方抵制下,大刀阔斧的改革和真正的“一流”市场能否实现也是个问号。 因此,郭树清主席的处方只是局部切中要害,证券监管委员会的作用也只是从资本市场下手,改善中国金融的结构矛盾,不能彻底处理全球矛盾。

“要客观认知中国的“高储蓄””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小平先生已经说过:“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存,相互合作。 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以资本市场为例,光靠市场结构、游戏规则是不够的,如果不从体制根源着手改革,市场规则不太可能动摇各利益集团的约束和把持局面,不太可能推进真正的市场化改革。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就是最好的例子,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最终成为了保护机构利益的政策行文。 显然,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阻力不是简单的金融问题,需要伴随必要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更高决策层的行动,需要大众的觉醒,需要法制化的市场环境,否则局部改革只是局部麻醉。

“要客观认知中国的“高储蓄””

在当前我国储蓄与投资结构失衡严重的情况下,郭树清主席认为有必要在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逐一发挥协调作用和资源配置,处理好两者的矛盾。 路径和做法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执行上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将中国的“高储蓄”引入资本市场并不那么简单。 账面上,中国的储蓄率达到了52%,而且现在中国的年总储蓄也超过了20万亿元,是世界最高的,似乎证明了中国并不缺钱,但是为什么很多公司“缺钱”? 为什么很多人的口袋不长? 为什么很多人在物价普遍上涨之前压力很大? 显然,不仅要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还必须了解中国“高储蓄”之谜。

“要客观认知中国的“高储蓄””

首先,从储蓄结构来看,储蓄包括政府储蓄、公司储蓄和居民储蓄,这几年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远远慢于政府储蓄和公司储蓄。 一项数据显示,1999年~2007年,中国总储蓄率上升14.4个百分点,家庭贡献2.7个百分点,政府贡献5.4个百分点,公司贡献6.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政府和公司部门的储蓄率一直在增加,居民储蓄率基本稳定,但居民储蓄在总储蓄中的份额在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后,实际上老百姓口袋里的真正财产并不多。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经济中政府投资强、民间投资乏力、不进行系统性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局部路径改良就不容易实现。

“要客观认知中国的“高储蓄””

其次,老百姓选择穷人的财富做储蓄,选择“负利率”,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 那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和公共服务行业财政投入不足,人们把存款作为应对未来风险和生老病死的保障。 除非我们的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否则大家不需要通过储蓄自行对冲风险,到时候大家也会敢于花钱,中国的内需自然也会启动。

“要客观认知中国的“高储蓄””

第三,高房价绑架了内需和储蓄。 如果房价过高,人们的收入无法同步上涨,购房者只能抑制其他支出行为。 这就是高房价对支出的挤出效应。 房价对储蓄行为的影响也很明显,房价高,“不买房”的人选择越来越多,其他费用被压缩。 如果房价高,“买房”的人将节俭偿还房贷,其支出行为也将受到长时间抑制。 也有刚毕业就买房的“啃老族”,靠父母和亲戚的储蓄和“养老的钱”。 这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费用,也影响整个家庭的费用。 因为,抑制房价暴涨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问题,而是涉及整体。

“要客观认知中国的“高储蓄””

第四,投资渠道过窄,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也是人们选择储蓄的原因之一。 目前,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投资,显然必须开拓越来越多的投资渠道,开发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但重要的是,要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以信托责任、契约精神、诚信为导向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以实现人们的财富 只有这样,一点点的人才能把储蓄变成投资,但不能强迫或威胁。 需要能够彻底安心的诚实环境。

“要客观认知中国的“高储蓄””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要客观认知中国的“高储蓄””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