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2字,读完约3分钟
上周,5、3家交易所正式公布了熔断机制相关规定。 这是今年a股大幅动荡的结果,也是吸取成熟市场监管经验的明智选择。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指数熔断相关规定采用了公开意见征集期间各方反映最多的熔断时间过长的意见,调整了征求意见案。 也就是说,将触发5%停止交易的30分钟缩短为15分钟,相应地,14:30以后触发5%停止交易到市里停止交易,14:45以后触发5%停止交易的其他制度重点不变。
距离明年1月1日股市正式引入熔断机制还有近20个交易日,熔断机制的执行副本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即正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发言人邓舸所说,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交易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在今后的制度完善过程中,将结合熔断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继续展开
熔断机制是股市成熟的标志之一。 与美国股市不同,a股市场的熔断机制具有双保险作用。 即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设置上涨5%和7%两个阈值,防止股市形成恐慌波动,保障股市形成技术性保险的“冷静期”,股市基本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 这与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保护的理由相同。 问题的关键是熔断机构参数的详细设定,以确保熔断机构实际工作。
熔断机制当然是为了防范风险,但根本目标不是频繁切断股市,而是股市以风险控制为前提,确保交易机制的一致性、交易的效率、资金流的顺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公众意见集中在“熔断”发生后停止交易的时间长短上,这触及到熔断机制的核心问题。 “熔断”后,股市暂停只会提醒投资者注意,稳住市场,迅速恢复市场走势。 股市停牌1分钟后,所影响的资金流量将达到数亿,熔断机制在股市的保险作用只是暂停而不是中断。
说到保险,a股市场不仅有设定了熔断机制的双重保险,也有一种股票价格上涨停止的制度保险。 因为这个a股市场设计了三重保险。 股市有风险,但符合市场规则的风险是允许的。 因为参与股市的投资者应该知道风险总是存在的道理。
熔断机制是股市监管的制度设计,也是交易机制的技术手段。 因此,熔断机制只是常态的保全。 关于制度设计本身,熔断机制最好不要触发。 因为触发意味着股市会发生异常波动,引起连锁反应。 无论是暂停、15分钟还是30分钟,还是下午盘和下课前的暂停交易,都会影响大盘的整体资金流。
引起熔断机制时,不仅沪深两交易所,政策面也要综合考虑熔断机制带来的深远影响。
股市熔断机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对a股市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另一方面,股市熔断机制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在实践中变得完整,在市场中磨合,真正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监管层和投资者都不希望股市发生今年6月~9月那样的波动,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也就是a股市场不会出现熔断机制。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正在进行,改革是系统性的,不仅包括制度的完整性,也包括监管方面的跟进,还要求交易机制的技术更新和保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整个市场必须保持合理投资的常态。 因此,a股市场的全面改革,要理解到底缺少了什么,就不能避免庸俗化。
真正的改革是从政策方面到证券公司,从上市主体到各路资金都遵守股市规则,按照规则挂牌。 这样,中国股市不会过度追逐政策和新闻,形成非合理的追随效应。 据此,我们将股市熔断机制视为股市改革的普通措施。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的研究员)。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张敬伟:监管层和投资者其实都不希望触发熔断机制”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