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8字,读完约4分钟

张海英

国务院信息办公室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介绍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制度“十二五”规划》的相关情况。 胡祖才说,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最低线”,由政府承担最终责任。 他说,未来基本公共服务将逐步与户籍、户籍地分离,基本公共服务必须成为群众的基本权益。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这个“企划”的全文在网上无法检索,但从媒体报道和专家的解读来看,亮点很多。 例如,这是中国首次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规划,《规划》首次确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国家的基本标准。 专家又作了四个亮点。 确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贫富”支出责任,统一增加政府投入的教师待遇,取消要点学校重点班的公办并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从报道来看,“计划”值得期待。 只是,任何事件说起来都容易做起来难。 实现该《规划》提出的标准和目标,将面临许多现实挑战。 这不仅是因为“规划”涉及范围广泛的44个类别的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还会碰到户籍制度改革多年来成为诸多权利实现的路障等所有改革中最硬的部分。 例如,“地方割据”的优势结构已形成很久,多年来很少被打破。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表面上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大障碍是户籍、户籍,将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户籍阶段性分离即可。 但是,户籍背后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如公共资源失衡、既得权益群体的干扰、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的矛盾等。 例如,我们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首要的不是快速发展公共服务,而是快速发展房地产和商业。 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化进程不一致。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看起来多而复杂,但在笔者看来,首要原因有投入和制度两点。 再总结一下,其实有几个。 那就是改革的决心。 有决心就动脑筋寻找改革的智慧,扫除改革的障碍。 但是,无论改革的决心多么大,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必须从投入和制度入手。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在投入方面,首先财政投入要向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大幅倾斜,突出教育、医疗等重要行业。 这几年舆论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行政支出价格过高,基本公共服务行业投资普遍不足。 例如,教育不仅关系到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 但是,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快速发展纲要》中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到本世纪末达到4%。” 但是,也迟到了12年。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其次是民间资本投入。 由于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缺乏规范化的约束,私募基金在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做不好。 以医疗行业为例,一方面经常出现许多民营医院漏洞被绑架的负面消息,证明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也经常出现民营医院陷入债务泥潭、不断倒闭的新闻,证明对民营资本的支持不足 如果投入迟迟不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成为“无米锅”。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在制度方面,必须首先遵守现有的国家大法。 例如,根据宪法第33条的平等和第46条的教育权保障和教育法,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流动地参加当地的高考受法律保护,但现实中部门的规定和地方的规定切断了流动人口子女在当地高考的梦想。 其次,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不是盯着户籍,而是将公共服务与人一起转移。 此外,必须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法》。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地方割据”的好处构图是财政投入不合理的结果,也是制度不落实、不健全的结果。 例如,如果中央财政不投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被甩到地方,名牌大学必然会扩大在当地的招生比例,降低当地的招生门槛,影响高考的公平性。 所以,只有击中制度和投入这两大“生命之门”,公共服务才能均等化。 期待有关方面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光荣使命。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都打电话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8359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无锡:

15152247316广州: 020-89660257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