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真正实现全民“养老”的目标,路途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政府即使减少了一些项目,也必须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资。

中国养老保险经过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一方面涵盖了人数。 据悉,截至今年9月底,各类养老保险总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 近年来,各级财政共支付了两笔养老保险补助资金,超过1700亿元。

但是,正如温总理所说,要真正实现全民“养老”的目标,路途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事实确实如此。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着“富前老”的现实问题,而且养老水平与一点点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养老金缺口更是被无数人谈论。

“政府加大养老投入还需刚性制度护航”

为此,温总理表示,即使政府宁肯减少几个项目,也必须确保养老保险的投资。 这充分反映了最高决策层对养老问题的态度,即政府项目比养老问题次要,为确保财政投入养老保险,政府项目也必须让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养老保障,确保“老有养”

“政府加大养老投入还需刚性制度护航”

但是,各地政府要确保养老额的投入,不参加政府的其他工程项目,还需要注意。 众所周知,多年教育的财政投入目标没有实现,很多地方的教育投资占gdp的4%。 但是,投资豪华办公楼是令人惋惜的。 也就是说,一点的地方政府比起投资民生项目,更喜欢“面子工程”、“享受项目”。

“政府加大养老投入还需刚性制度护航”

基于教育投入多年后才“达标”的教训,笔者认为财政投入养老保险需要更加确定的制度保障。 例如,每年各级财政在养老保险上的投入占gdp的多少,必须在制度上作出确定的规定,并与“官帽”相结合。 在未完成的地方投入的情况下,从坚决禁止上马其他政府项目的制度上明确“养老项目”为最大的政府投资项目。

“政府加大养老投入还需刚性制度护航”

必须吸取教训。 养老投入不应重蹈教育投入的覆辙。 一方面要梳理养老投入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保障。 另外,财政投入养老保险必须实现养老公平。 即通过财政投入养老保险缩小公司职工和公务员的养老待遇差距。

“政府加大养老投入还需刚性制度护航”

换言之,政府财政的使命是大幅提高公司员工的养老金水平,使其统一为公务员。 尽管从2005年到2007年,我国公司职工养老金年均增长13.4%,从2005年人均月713.25元上升到年人均月1516.68元,赢了cpi。 然而,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国,公司的养老金替代率低于国际警戒线( 50% ),而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却常年维持100%。

“政府加大养老投入还需刚性制度护航”

公司职员的养老待遇远远不如公务员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实行养老双轨制,公务员单独“开小灶”。 另一个原因是养老金基金财政投入不足,制约了公司员工养老金的增长。 一个数据显示,我们的财政在养老方面的投入比例,不仅比发达国家,也比中等收入国家要低得多。

“政府加大养老投入还需刚性制度护航”

要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只有两种方法。 一是市场化手段,要实现商业养老和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另一种方法是制度化手段,特别是从制度上加强政府的投入责任,加强人大和社会全方位的监督责任。 希望温总理的态度能促进中国养老水平的升级。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政府加大养老投入还需刚性制度护航”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