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2字,读完约3分钟
◎邓海建
“要让人民过上好生活,政府必须过得艰苦。 ”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只有权力保守,权利才能落地。
最近,中共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全面停止新建楼堂馆所。 5年来,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这是被普遍称赞的禁令,剑指的是公权力的“中国式奢侈”。 追溯“五年禁令”的背景,就像合并后的“富春山居图”一样,背后总是有宝贵的人为动因。 另一方面,这个接近“360度无死角”的禁令可以看作是新政权履行诺言的过程。 从25年前的“严密控制”到今天的“禁止”,不仅仅是姿态的方向性问题。
两者如果单纯从经济背景上解体,那年的中国政府也应该感受到了度过“紧逼日”的震撼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半年度数据,上半年gdp总额约为2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 6月份的cpi比去年同期增长2.7%,ppi同比减少2.7%,出口同比减少3.1%。
虽然一点主要指标仍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但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 增长率下降,下行压力上升,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经济复苏不明显,国内转型调整又进入“深水区”,行政价格和民生支出此起彼伏,“五年禁令”也借力而为。
当然,还有一个“具体而小”的公众事物支撑了这次禁令的制定。 湖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虽然定员只有45人,但行政楼面积达20377平方米,人均办公面积为国家标准的25倍。 ……如果敲开白宫、人民大会堂等奢华的办公大楼,每隔三五天就会被网民挖掘,暴晒,不可能不接触顶级的设计。
只是,“独自奔跑是不够的”。 何况,中国的事件,从来就不容易被禁止。 虽然“五年禁令”的初衷一点也不怀疑,但制度设计需要“不看广告看疗效”,是否会实际落下,确实令人担忧。 这种担心是基于客观现实。 因为,禁令之类的东西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威慑力量不是会因为极限而减少吗?
早在1988年6月16日就发出了《关于清理楼堂馆建设项目的通知》; 1997年5月颁布了《党政机关关于厉行节约奢侈浪费行为制止的若干规定》。 1999年12月,《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出台。 2003年1月发出了《关于继续严格管理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的通知》……这样的事情,各自都不够。
但是,效果怎么样呢? 用数字说话吧。 据审计署统计,2004-2006年3年,京津沪等11个城市及其管辖的28个县市区,违反挪用土地出让金建设楼堂馆所、填补经费达52.33亿元。 难怪有人形容禁令和现实的关系。 好像在拍球,“每拍一次反弹就会变高。 ”。 而且,景区的“涨工资禁令”、房价的“涨工资禁令”似乎也不稀奇,但最终还是被卷入了“报复反弹”中,不是吗? 五年后,楼堂馆所将迎来新的“普建潮”吗?
基于以上的担忧,要想认真起来,只有一条路。 就是把权力关进导演的笼子里。 具体来说,要贯彻在预算严格限制的事业上,剥离权力随意花钱的弹性空之间,加大公共监督、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的力度。 至少,党政机关的楼堂馆在哪里、标准如何、现状如何,如果只是自己调查修改的话,有禁令被搁置空的危险。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停止新建楼堂馆所还要禁到实处”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