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0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评论家叶檀

7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商务部8月22日宣布,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以开放促进改革的又一新尝试,将通过上海自由贸易区进行要素自由流动、经济管理模式的深层次改革。

中国的经济改革达到了制度改革的深水区,不改革就会全面失败。 残酷的现实就在眼前。 不改革,就不能改变政府主导投资经济的模式。不改革,房地产依赖症不可摆脱的改革,中国出口低端制成品,靠环境和苦力换外汇的道路就会越来越窄。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现实颠倒的结果。

“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被赋予重要作用的上海自由贸易区能否成功,有两个关键点。

首先是政府的角色转换。 这些上海方面已经有了“尚方宝剑”。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探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也就是说,政府制定了投资行业的“黑名单”,除了名单以外,“必须依法禁止”。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将讨论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批准国务院决策的试验区域内关于外资实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公司设立和变更批准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决策草案。 几十条投资法律,甚至几百条规则,在自由贸易区内都不再适用或不再适用。

“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这项重大措施直接约束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权和东道国对贸易的自由裁量权。 国内外公司除极少数特殊领域,如基金期货等领域外,实行备案制,国务院、发改委对上海地方的审批权,在上海自贸区内大幅缩小,简而言之,上海自贸区将成为巨大的自由港,迎战香港。 关键是中央各部委是否愿意真正下放权力,如果表面上的权力下放得到支持,心里就会绊脚,上海自贸区改革不可能成功。

“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如此巨大主动的自我开放,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在开放趋势面前,所有的攻击都会被历史粉碎。 我们名义上为了保护本土公司,其实中国的核心技术并不是通过保护获得的,反而保护了落后的生产能力,以及几乎渗透和批准所有市场行业的政府权力。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表明,有关方面认识到重商主义和权力的重叠使中国市场经济举步维艰。

“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其次是金融效率和风险的控制。

深圳前海正在尝试小范围的境外人民币环流投资,而上海自贸区则是更大范围的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的尝试。

东南亚等后发国家在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快速发展后,尝试了汇率市场化,但由于经验、能力、经济实力不足,一旦放开一半,就会积累巨大的债务和泡沫,在短时间内泡沫破灭。 事实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后发国家在彻底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取得成功,甚至发达国家的风险也很高。 日本汇率完全开放的结果是泡沫上升崩溃,美丽的欧元无法承受次贷危机的轰炸,再也无法与美元旗匹敌。

“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人们最担心的是人民币重蹈东南亚和日本货币泡沫的覆辙。 媒体报道,根据方案,在上海自贸区内先行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公司法人在上海自贸区内自由兑换人民币。 此外,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中国加入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的第一个对外开放窗口,计划在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中为中国提供帮助。

“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不料,公司在上海自贸区排队备案,国内外大规模货币涌向上海自贸区,形成巨大的货币堰塞湖。 货币自由,从根本上说,打开缝隙就像打开窗户一样,打开窗户就像打开门一样。 上海自贸区货币水位必然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带来越来越多的资产泡沫。 这是金融业监管者保守、不积极支持的最大理由。 汇率风险是上海自由贸易区面临的最大风险,如果泡沫泛滥,将向反对者提供最好的武器。

“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因此,预计上海自贸区的贸易公司、服务公司、科技创新公司、物流公司等将获得更大的货币互换自由度,但资本项目完全开放需要时间。 但迟早开放、资本项目未开放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像跛脚鸭一样,难以前进。

上海与香港没有可比性,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其模式无法在内地大规模复制,只有上海的成功模式才能复制到其他地区。

这不仅是上海的保卫战,如果上海的自由贸易区不成功,中国不通过改革翻身绝地,中国经济将岌岌可危。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