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39字,读完约8分钟
成都太古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成都、前脚刚公布了包括“国际会议展示之都”建设在内的“三城三都”三年建设行动计划,后脚是第60届泛美开发银行(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以下简称“泛美”)
2019年3月26日~3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泛美航空公司主办,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主办的泛美航空公司年会将在成都举行。
泛美首次进入中国,召开了理事会年会。 作为泛美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泛美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年会,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等政府共同探讨世界和中南美地区的经济金融形势、快速发展战术和泛美银行集团经营战略。
从时间轴来看,2019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因为今年是泛美旅游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泛美旅游加入10周年。 在经历15年长跑后,中国于2009年正式加入泛美航空这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地区政府间开发金融机构,成为其第48个成员国,为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开辟了新的空区间。
这次大爆发在中国召开了理事会年会,中国有几个城市进入过大爆发理事会年会的候选名单,但是为什么最终成都这个城市和大爆发结了缘? 成都在得到考察组最高评价的背后,展现了什么样的城市特质?
成都金融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不是成都首次承办金融业高规格会议,年第三届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选择在成都举行。 国际金融盛会屡屡降临,建设了国际影响较大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成都获得了更广阔的快速发展机会。
一提到成都和金融的关系,就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 当时的成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流通纸币“交子”。 另外,该城市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只股票和第一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变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加快完成了“西南金融中心”向“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升级,随后将“西部金融中心”纳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定位,进一步实现了从以前流传下来的金融集聚地向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的转型
目前的成都,市场潜力巨大,高端人才聚集,金融资源丰富,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数量最多、金融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进入的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超过2500家,为现代金融服务 拥有国内首个全国性影响力较大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盈余创动力”,推出全国首个“双创”金融指数,拥有全国首个金融大众创空之间的“金融梦想工厂”……
年前三季度,成都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203.5亿元,占gdp的11.1%。 截至年底,金融机构外汇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3.78万亿元和3.26万亿元,分别增长5.7%和11.3%。 根据中国(深圳)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成都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根据成都市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成都以自贸区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为线索,着力建设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创投融资、金融结算和新型金融先行区,向金融产业集聚化、新闻化、国际化格局纵深发展
年,成都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立足四川,建设为西部服务、国际影响较大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泛美理事会年会迁往东方,来到中国西部,不仅是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拉美快速发展战术对接的独特契机,也是成都近年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动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效果。
近年来,成都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年,成都gdp达到1.39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8位,省会城市第2位。 年,这一数据超过1.53万亿元,增速达到8.0%,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建设构筑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动经济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框架,作为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成都也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内陆开放高地”。
成都已于2035年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在“五中心一枢纽”框架下,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这是置身于全球坐标系,着眼于欧亚,在国际视野中描绘的迅速发展的蓝图。 一个既不沿海,也不沿河,甚至不边缘的内陆城市,为什么要突破地理界限,找到开放的港口,成为可以放眼全球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呢?
以成都为互联网构建国际航空空大通道,以成都为战术支点构建铁路大通道,是成都建设泛欧泛亚、向西开放世界城市互联网节点的重要一环。
成都虽然地处内陆,但地理位置优越,为“国际陆海联运走廊”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成都有一张叫“蓉欧快铁”的交通名片。 这是一条以成都为核心,通向西欧腹地和中亚各国,北至俄罗斯,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 年,成都国际班排的境外网站数量扩大到24个,全年累计开行数2619排,增长158.8%,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 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4%。
此外,成都还有四通八达的“空中丝绸之路走廊”。 截至年底,成都开通航线355条,其中国际航线数居西部地区首位,达到114条,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重要枢纽城市。 在建设中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一期项目的设计可以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的诉求,长期目标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的诉求。 随着这个“十三五”期间最大的民航运输枢纽机场项目的建成,成都将成为中西部第一个拥有国内第三个双人机场的城市。
被称为“领馆第三城”的成都,也是中西部地区领事馆数量最多的城市。 截至底部,已有17个国家被批准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与成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城市达到93个。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85家落户成都。 成都以广阔的胸襟不断扩大自身的“微信朋友圈”,向四面扩展,向全境开放,积极迎接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浪潮。
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所有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其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表现。 成都也是如此。 经过传承的快速发展,天府文化汇聚成“创新创意、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好公益”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表现,使成都迅速发展成气质和标志越来越独特的国际化都市。
决策年会落地城市之前,泛美派出代表判断候选城市。 在成都,考察小组实地访问了世纪城娇子会议中心、西部博览城、香格里拉酒店、宽窄巷子、熊猫基地、魔方演艺中心等要点,对成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感到满意。
“全球开放、国际合作”、成都展会行业快速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产业,更是全面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
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比赛名城、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成都已经确定以“三城三都”为中心打造国际新标志。 2019年2月14日,成都发布《推进“三城三都”建设事业的三年行动计划》,为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描绘了最新的“路线图”。
“三城三都”的建设对成都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有以国际会议展示之都的建设为例,才能直观地感受到。 年,在成都举办的重大活动超过680场,展示总面积1027.2万平方米,展会产业总收入约1090亿元。 在中国城市展览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中,成都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在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方面,成都将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展会,优化城市会展职业发展功能,建设国际会展功能区。 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一带一路”会展门户城市和世界影响力较大的国际会展之都。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金艳”了世界 泛美行年会为何相中成都?”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