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1字,读完约7分钟

陈克新(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拆师)。

国内诉求明显强于外部诉求,货币因素已成为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年,受欧洲都柏林危机恶化的影响和前期国内紧缩过度,主要经济指标下跌超过预期,大宗商品诉求减弱,资源供给走势增加,价格下跌,整体市场呈现疲软运行格局。

当供给超过需求时,压力就会增大

今年以来,欧美债务危机恶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冲击。 海关数据显示,年前三季度累计,中国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7.4%,比去年同期下跌15.3个百分点。 出口遭遇“速冻”,直接带动了工业生产。 1-9月全国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比去年同期下跌4.2个百分点,其中9月增长率为9.2%,为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记录。 整体经济增长率( gdp )也从年的10.3% )滑落至年三季度的7.4 ),首次出现了一个季度的gdp增长率低于预期的情况。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受此影响,中国大宗商品诉求呈现疲软态势。 从反映重要大宗商品成本水平的主要生产指标来看,年1-9月累计,全国火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0.2%,粗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7%,原油加工量增长2.2%,轮胎产量增长4%,水泥产量增长6.7%。 据此,今年三季度全国煤炭、矿石、石油、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实际支出增长率(隔离增加的社会存量)均在6%以下,较以往两位数的增长幅度急剧下跌。 尽管2009年4月期中国经济和诉求呈现见底回升迹象,但全年上述重要大宗商品平均费用增长率也未超过6%,增速萎缩局面难以好转。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在诉求萎缩的同时,大宗商品资源供给大幅增加,市场供给超过了需求。 据测算,年1-9月累计,全国6种重要大宗商品新资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1%。 年增幅预计在12%以上。

市场的价格下跌了

由于市场供给超过需求,欧元贬值推高美元汇率,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全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估算,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ccpi )比年初下降7.4%,比去年同期下降6%。 预计全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将下降4%左右。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从全年与上月相比的情况来看,整体价格曲线在上升后抑制了上升。 其中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截至3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ccpi )上涨至159.7点,比年初上涨4%。 进入2季度后开始下跌,到8月下降143.34点,比3月下降6.4%。 三季度以来,价格指数再次上涨,至10月回升至144.3点。 预计11月和12月将保持平稳回升趋势。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总的来看,随着主要经济指标见底企业的稳定,大宗商品市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新一年市场主调温和回升。 其中,国内诉求明显强于外部诉求,货币因素成为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明年的外需环境依然严峻

年,中国整体外需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全年外贸出口增长率仍在10%以下,由此大宗商品的外部诉求持续减弱。

新年,中海从外部呼吁形势严峻,首要来自两大风险冲击。 首先,欧美债务危机在短时间内难以处理,同时恶化趋势仍在持续,特别是美国面临“财政悬崖”,很有可能将世界经济拉入二次衰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就此警告称,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风险“惊人的高”,二次衰退的风险明显上升。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然后,中日岛屿争端加剧。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处理,预计有可能会发生长期的经济战争。 目前,中国是日本最大、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也是日系商品最大的海外制造基地。 其中,全年对华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量的20%,比出口美国的比重高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日本作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占中国海外需求的重要部分,对全球诉求有着重要的连锁影响。 同时日本也是中国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 据统计,据今年上半年累计,日本对华投资额为839.7亿美元,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一。 日本在中国的生产和商贸公司,经济生产及其衍生量也是中国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日经济战争的结果,将日本经济拖入衰退,当然也会影响中国。 占世界经济总量约2成的第二、第三经济板块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只要衰退,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必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只有新的经济危机和由此产生的贸易保护主义狂潮。 在这种情况下,中海从外部呼吁环境并不乐观。 在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上,出口交易额比上次下降了9.3%。 其中,欧盟、美国、日本成交分别减少10.5%、9.4%、36.6%,已显示出这方面的迹象,不容疏忽。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把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第一手段

外部诉求形势严峻,已经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重要经济指标下跌程度超出了预期。 年3月期,中国gdp增长率降至7.4%,低于预期目标。

经济的下游压力由于外部风险加大,要求更有力地刺激内需,特别是通过扩大对基本建设的投资,拉动生产诉求和物流诉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活跃发展。 因此,年下半年以后,有关部门已经明显加快各类投资审批速度,呈现逐月加快的趋势。 其中9月初以来,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万亿元。 并且,在促进成本品的销售方面,相关部门也纷纷采取措施。 预计中国内地诉求的扩大效果将在新的一年逐渐显现。 年的中国大宗商品诉求结构呈现出外弱内强的态势。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多因素共同奠定价格上涨的基础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支出国。 中国国内诉求逐渐加强,将为大宗商品价格稳定回升产生重要支撑。 更重要的是,年末年初,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实施“无上限”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特别是美联储事实上的弱势美元方针也推高了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行情。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的“qe3”对美国经济复苏意义不大,但由于国内外巨大差距的存在和国内资产价格的偏低,“热钱”可以再次大规模进入中国,直接间接推高中国的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 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多次出现涨停,开始显现出这一迹象。 人民币升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口价格,但难以抵消“热钱”流入推动商品价格的效应。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另一方面,由于年全球粮食、大豆等农产品遭受严重干旱,其产量和库存大幅下降,极端气候的出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再加上剑拔弩张,在美国、以色列、伊朗之间,中东局势动荡不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新的一年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逐渐回升的态势。

“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当然,新一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行情并不顺利。 这是因为欧美债务危机恶化,如果阴霾不消散,全球经济二次衰退警报还没有解除。 尽管如此,大宗商品市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无论如何,其市场行情都不会回到去年的最低价。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 明年将温和回升”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