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6字,读完约3分钟

◎曹中铭

上海综合指向1949点后,反弹行情悄然到来。 与股价指数的高歌猛进相呼应的是融资融券结余的突飞猛进。 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1月14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共计1002.9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其中,融资余额962.94亿元,融资余额40.03亿元。

“曹中铭:放宽融资融券门槛 券商又“坑爹”?”

从2007年3月底开始试点,不到3年“两融”余额突破千亿大关,显然有其原因。 其一,对证券公司的参与不断增加。 最初只有国泰环球证券等6家试点证券公司,但现在已扩大到至少25家证券公司,众多证券公司加盟,也为众多投资者的参与提供了机会。 第二,股市持续升温,引发了“两融”个股异常活跃,部分投资者不断扩大融资杠杆追求利润。 其三,融资融券门槛被一些证券公司悄然放宽,便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

“曹中铭:放宽融资融券门槛 券商又“坑爹”?”

融资融券试点初期,50万元资产开户18个月,同时最近6个月有交易记录,这是客户进入的门槛。 随着股市行情的到来,这个门槛已经被一些证券公司放宽了。 只要资产达到50万元,开户后6个月可以申请融资融券业务; 或者如果开户时间符合条件,资产不符合标准,也可以通过资金转移、再转出的晋升方式“跨越”门槛。

“曹中铭:放宽融资融券门槛 券商又“坑爹”?”

从18个月到6个月,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窗口指导”期限几乎被一些证券公司“浓缩”。 这为任何开户期限小于18个月的投资者提供了便利,实际上券商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但在无违约缓解门槛的背景下,不知不觉地加大了参与者的投资风险。

“曹中铭:放宽融资融券门槛 券商又“坑爹”?”

股市本来采取的是“七亏二平一盈”的游戏规则,再加上a股市场的不成熟,即使是多年进入市场的古股,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资金卡划着“阴线”。 对于开户期只有半年的投资者来说,由于对市场一无所知或不太了解,其投资活动当然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另外,由于融资融券本质上是杠杆型交易,所以个中风险无疑会变大。 因此,一些券商放宽融资融券门槛,无异于“坑爹”。 其实,无论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是盈余还是亏损,证券公司总是赢家。 另外,由于有强制平仓的机制,证券公司的好处得到保证,但不承担风险。

“曹中铭:放宽融资融券门槛 券商又“坑爹”?”

经过整顿后走上正轨的证券公司,做大做强无疑是快速发展的目标。 抢夺市场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资源,是各证券公司努力的方向,营业部新开张、发行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推荐越来越多的公司上市、放宽融资融券门槛等,都比不上其他。 在所有这些方面,证券公司都必须有底线。 也就是说,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整体利益,不能让投资者面临更大的风险。

“曹中铭:放宽融资融券门槛 券商又“坑爹”?”

虽然只是中介机构,但证券公司也常常是千夫所指。 这与忽视资本市场的整体优势和中小投资者的优势而只注重自身的优势密切相关。 其实,这是证券公司“坑爹”最有力的证据。 特别是新股“三高”的发行、业绩“变脸”的背后,证券公司“坑爹”的身影较少的是哪一个?

“曹中铭:放宽融资融券门槛 券商又“坑爹”?”

合规经营、诚信经营是中介最基本的义务,对证券公司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失去诚信,总是成为“坑爹”,最终会招致市场的惩罚。

“订单悦”——《每日经济信息》的大募集活动,报纸的订单很有礼貌。 NBD/Corp /丁月/索引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曹中铭:放宽融资融券门槛 券商又“坑爹”?”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