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3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欧盟一贯主张,7月1日起对伊朗的石油禁令生效。 但是,尽管欧盟整体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区块,欧元仍是世界第二大国际货币,但欧盟的制裁措施实施后,并不会对石油市场走势产生根本影响。 因为其他石油进口大国不需要太紧张。

“收紧对伊朗制裁不改油价疲弱大势”

目前石油市场的基本形势是初级产品牛市结束,油价总体走势下跌。 2月7日,伦敦市场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117.80美元,至6月1日下跌至每桶98.43美元,6月27日进一步下跌至每桶93.50美元。 油价之所以这样“持续下跌”,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本面和主要经济区块的宏观经济政策。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经济形势阴晴不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公认的技术衰退标准是经济连续两个季度收缩,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收缩0.3%,但依赖出口增长,欧元区今年第一季度幸免于投资和库存下跌。

“收紧对伊朗制裁不改油价疲弱大势”

更糟的是欧洲的失业数据。 年4月欧元区人口失业率上升至11%,创欧元区成立以来最高纪录。 失业人数约1740万人,比上个月增加约11万人,是欧元区失业率连续12个月达到或超过10%的象征性关口。 一年来,失业人数增加了约179万人。 欧盟整体4月的失业率也创下了10.3%的纪录。 其中,西班牙和希腊的失业率分别达到24.3%和21.7%。 新兴市场的经济阻滞经济形势也有可能急转直下,印度这样热门新兴市场的经济阻滞已踏进经济危机的泥潭,甚至中国经济,国内外市场上空的呼声不绝于耳。 全球经济疲软不应减弱对初级产品的诉求。

“收紧对伊朗制裁不改油价疲弱大势”

第一经济区块温和的反危机政策也打消了初级产品市场参与者们牛市重建的梦想。 从发达国家到快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许多经济板块都希望放松货币政策,以此“保证增长”。 前者为丹麦央行从6月1日起将贷款基准利率从15个基点下调至0.45%,创历史新低。 澳大利亚6月5日再次降至3.5%。就后者巴西而言,自罗塞夫政府去年上任以来,至5月30日,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基准利率下调0.5%,巴西连续7次下调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年率创历史低位8.5% 中国人民银行也从6月8日开始下调利率。 更不用说印度、越南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了。 但是,在这个新的危机中心,欧洲央行和另一家对全球货币环境影响最大的央行FRB一样,选择了在这场降息中按兵不动。 欧央行总裁德拉吉自去年11月上任以来曾两次降息,每次降息25个基点,此后6次会议均维持利率不变。 6月6日货币政策会议后,欧央行表示将继续将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维持在1.0%。

“收紧对伊朗制裁不改油价疲弱大势”

欧洲央行和储蓄之所以这样决定,显然不是因为他们的“增长担保”压力较轻,而是因为持续降低利率对增长担保的作用不大,不可低估副作用。 由于美欧的实际利率已经接近零,如果过分依赖降息,很可能会与美欧一起陷入货币政策完全失效的流动性陷阱。 此外,在2009年超强的反危机中,全球各经济板块普遍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结果实体经济部门复苏不明显,资产市场迅速反弹。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停滞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此引起的。 虽然欧美央行可以通过货币霸权向其他国家转嫁大部分通胀压力,但不能完全转嫁,他们自己也必须感受到这种压力。 他们有强烈的内在冲动会伤害自私,但并不一定是有趣的人会伤害自己。 2009年超强的反危机对策副作用共识也决定了各国这种反危机保证增长的政策力度是有节制的,对房地产、初级产品等资产市场的刺激有限。 6月8日中国降息后,海外初级产品市场一度暴涨,之后下跌,就是这个原因。

“收紧对伊朗制裁不改油价疲弱大势”

从供给来看,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 5月份的石油产量达到了3180万桶,创下了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由于持续多年的制裁,伊朗4月份的石油出口量降至100万桶,相当于年平均水平的1/4。 在这样小的比例下,即使欧盟因收紧对伊拉克的制裁而退出所有市场,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全球冲击,而且其他主要产油国只根据欧盟的制裁启用剩余产能,伊朗只有西方国家有营销市场 所以,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必须对此做好准备,但没有必要太大程度上看待欧盟制裁伊朗的影响。

“收紧对伊朗制裁不改油价疲弱大势”

作为伊朗石油的大宗买方,伊朗支出费用和资本设备的大供应商,作为历史上饱受西方贸易禁运折磨的国家,无论从什么方面看,中国都没有任何理由盲目服从欧美国家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甚至收紧。 中国在美国没有被列入制裁豁免名单。 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件。 因为新中国本身是在东西方集团相继实施的全面贸易禁运中成长起来的。 另外,由于中国综合国力强劲增长,美国多年来对中国企业实施了许多不合理的严格限制,美方没有能力迫使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屈从于美方的意愿,能迫使中方投鼠的制约因素也不太强。 外界认为,根据美国对伊制裁新法案的规定,美国禁止与伊朗央行有业务往来的外国金融机构进入美国金融市场,将加大向中伊经贸提供融资的中国金融机构的压力,但由于美方金融监管部门长期阻挠,中国金融机构很容易被允许进入美国金融市场 在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这种微薄的损失和利润损失,是否足以抑制中国放弃其重要得多的对伊经贸利益呢?

“收紧对伊朗制裁不改油价疲弱大势”

中国不会跟随美欧的脚步制裁伊朗,但中国购买伊朗石油只能根据市场通行价格成交。 因此,由于全球经济基本面决定了国际石油市场行情的下跌,中伊石油交易的成交价格总体上必然下跌。 将这种正常的商品价格波动说成是中国想借欧盟紧缩制裁之机依赖伊朗打压进口石油价格,只不过暴露了这种言论者缺乏国际经济知识,心理阴暗而已。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收紧对伊朗制裁不改油价疲弱大势”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