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24字,读完约7分钟

年4月,笔者在宁波做了“警惕中国经济再次失速”的报告。 因为在2009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之后,去年一季度出现了过热的苗头。 之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房地产调控和连续的货币收缩。 再加上海外债务风险的爆发,当时预计两三年内中国经济将再次失速。 现在好像出现了典型的失速症。 货币宽松也没什么用。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下滑速度依然很快,二季度gdp增长率仅为7.6%,刺激政策预期越来越强,但需无效注意空。 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1、房价虚高,调控不放松; 2、由于生产制造业产量过剩,前期进口量激增,库存、生产能力必须继续下去3、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平台债务和财政收入的停滞将制约进一步扩大; 4、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利润变窄,放贷变得更加谨慎。 综合来看,不应该做“大事”,也不应该做大事。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从大周期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时间,国民收入分配改革计划或因此而推迟,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中国未来增长后的力量来自于楼价的下降。 展望未来,房地产价格和费用诉求才是中国转型逻辑的最优表现,只有两者自身温和变化和相互关系的自然禅让,才能使中国社会经济实现双赢和真正的和谐。 但是这个过程还没有开始。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2002-年,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增长8倍,年末达到4.5万亿美元,同期FRB、欧洲央行总资产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 目前,中国的m2/gdp几乎达到200%,而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不到100%,美国年底为64%。 这标志着中国货币主导型经济的增长模式也告一段落,这是中国经济失去房地产抓手后,注定又要失去的增长拐杖。 反过来说,如果中国不抑制货币增长,人民币就会疯狂贬值,那也意味着灾难。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从外部环境来看,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是全球经济的“死战”,持续低迷是未来全球经济的主要基调,不排除随时可能爆发意想不到的不利事件。 从2007年到2007年,全球经济区块财政赤字占全球gdp的比重平均上升了15%。 的公共债务增加了约15.3万亿美元,约为此前五年年均债务增加量的三倍。 的美、欧、英、日总债务余额达到84万亿美元,约为gdp的2.4倍。 前10个国家的债务总额已经占全球债务的83.8%,表明债务风险非常集中。 非常棘手的是,危机后各国政府的债务削减进程非常困难,一点点的国家赤字依然很高,债务滚雪球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主要国家的政府债务持续恶性增长,迟早导致债市崩溃。 如何减少债务,即使增长也不发行纸币,是全球无法解决的大课题。 欧元区拒绝发行纸币,同时减少赤字是不利的,欧洲都柏林危机注定将持续恶化,失业率达到22.5%的希腊注定无法挽救。 未来三年意大利债务总额接近1万亿欧元,超过欧元区救助机制上限,加上西班牙等经济体不断下滑,政策纠结的欧元前景依然岌岌可危。 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1.5%,为美联储1953年创纪录以来最低。 这不是好兆头。 特别是中国度的美国国债购买力随着外贸盈余的减少而下降,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不能忽视美国国债危机。 下半年美国债务再次触及上限,政策难以协调和经济复苏,依然对世界经济构成很大风险。 许多国家相继陷入低迷周期,中海外需求持续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 因此,中国必须做好应对长期低迷的准备。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不能再迷信经济刺激了。 过去三年的事实证明,面对市场趋势和经济结构问题,政府干预只能适得其反,盲目求增长,中国迟早会发生数不清的西汉事件。

不要怀疑市场的智商。 迟早会忠实地反映未来的基本面。 现在市场的反弹不太持久。 有比喻。 水里的鱼们,有人撒食物,一个接一个地游到岸上,钓鱼的人高兴地荡来荡去,听说后面有一张大网慢慢折叠着。 如果下降比较好的话,先问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收益吗? 笔者的总体评价是,在结构失衡加剧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的效用值得关注,至少不像3年前那样让市场兴奋。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s2/]中国的生产过剩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正在进行,就像城市交通中的主要道路堵塞一样。 人和车都在路上。 速度和效率都没有了,大家只能焦急地等待。 (/S2 ) )其实辅助道路还开通着,但是很多人即使堵车也拒绝下主道路。 开通最重要的是疏导,千人不能再招车堆和人了。 结果,会堵在一起。 到了现在,降息和下跌可能只能给低迷的市场带来安慰,但今后大家很可能会感受到一次“流动性陷阱”,之后楼市和股市陷入阴跌,之后出现长期低迷和通货紧缩。 当然,这次大调整并不严重,但如果用刺激的手段让经济狂奔,资产泡沫化就会变大,那一年的日本经济大结局并不容易。 截止1990年的23年间,日本股市从3.89万点下跌到8000-9000点,房价下跌了80%。 约四分之一的银行倒闭了。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据笔者观察,澳元近期疑似破位,中期表现强烈偏淡。 这也表明工业品的另一个下跌可能开始。 当然,铁矿石的价格必须首当其冲,从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纠正不平衡的大调整中,能源、矿产、制造业将继续受到市场的冲击。 必须确认工业原材料价格下跌对中国有利。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经济低迷,产业结构扭曲,等着政府表明态度和刺激。 这将导致政府死亡。 现在最担心的是,政府绞尽脑汁采取的对策可能会产生更负面的结果。

钢铁领域的例子自不必说,但我们已经看到,作为结果,坚决抑制过剩产能的行政命令和政策口号,严重倾听了过剩产能的悲剧增长。 国内某知名大型投行近期比较或政府刺激对策,向投资者提出投资建议的,竟然是机械制造业、钢铁、水泥、建筑材料。 如果这样的建议是正确的话,标志着中国再次进入了错误的方向。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多年来,煤电矛盾和谐了吗? 没有! 事实上,这几年煤炭价格上涨疯狂,在此期间,电力企业长期亏损,怨声载道。 虽然政府做出了努力,但无法控制煤炭价格,远远超过国际市场价格,进口煤炭大量涌入,终于结束了煤炭领域的超级霸气,达到了煤炭压港超纪录的另一个极端。 在这期间,政府两头努力的效果真的很有限,惩罚煤炭公司的还是市场,不是政府。 如果知道是这样,不如干脆袖手旁观,不要干扰市场的决定。

“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棉花价格依然困扰着政府,以后能调整吗? 另一方面,国内棉花价格远高于美国,低迷的中国纺织业受到冲击,但进口棉花严重打击了国内棉农的利益,降低了棉花种植的积极性。 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政府开始储蓄,但期待棉的价格早就跌破了储蓄价,市场不买账,纺织公司也对政府的方法不满,可以说政府控制棉花很为难。 现在要赔钱赚吆喝,没什么痛苦的,不是吗? 历史资料表明,政府吞并棉花已经有了,通常在另一个领域储存在低谷,在领域过热时被抛出,但都没有对领域周期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要整天嚷嚷什么干预,先摆正自己的位置再说吧。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或有刺激难敌大势低迷”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