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6字,读完约3分钟
◎张敬伟
8月25日晚,央行再次宣布降息。 虽然会下降到预想之内,但利率下降出乎意料——股市大跌的政策是利好还是早就准备好的常态政策? “股市下跌”是最动摇市场神经的因素。 这两天股市的巨大地震,让全球市场无法淡出中国市场,大跌的灾祸也在欧美亚太等主要市场蔓延。 中国央行此时“双降”,向中国市场止血充气,也向世界股市注入了稳定剂。 26日《每日经济信息》报道,在中国央行降息准信息的刺激下,美国三大股指期货全面反弹,欧洲股指涨幅迅速扩大,德国dax指数一度扩大4.1%,标普500涨幅扩大3.6%。 全球股市开始了大反攻。
央行“双降”的意图未必是要提振股市,但全球股市随后报复反弹,充分看到“双降”的指挥棒效应。
央行此时强调“双降”前期稳定市场的合理性,延缓了全球股市下跌的到来。 节拍效应表明,政策影响不输给美联储,增强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全球市场别无选择。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政策工具箱确实有很多选择,但中国并没有走上美日欧量化宽松( qe )的老路。
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的第五次降息,也是今年6月确定降息后的又一次“双降”。 5次降息导致贷款利率降至140个基准点,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降至4.6%;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75%。 尽管如此,央行货币政策的力道还是没有达到qe的程度。 另外,本年度还有4个月,央行货币政策有可能微调,但再次“双降”的可能性很低。
为什么是“双重下降”? 在政策方面用心良苦,在市场面自觉甘苦。
从政策方面来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严峻,年内降息和下调定向效应不太大,股市和楼市虚拟经济拉动力吸引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惠及宏观经济的货币流向不充分。 特别是政府着力照顾的中小企业和“三农”,仍然面临融资难和融资高的难题。 如果不解决这个难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术就很难实现。 更令人焦躁的是,“两众双创”是持续确保中国经济活力的基础,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高度化的标志。
与美日欧三大经济阻滞不同,中国面临着必须在调整结构的同时稳定增长的双重任务。 调整结构无疑会抑制传统经济增长引擎的动力,必须支付改革价格。 稳定增长也是必要的。 否则,内外市场将不稳定,结构调整将失去经济基础。 这一矛盾决定了在政策方面不能走极端。
决定和执行必须经常经过市场的考验。 于是,出现了决策者关心实体经济,但市场焦点集中在股市、楼市的现象。 而且,稳定的增长似乎也逐渐依赖这两个市场。
这看起来很矛盾,但也是正常的事。 另一方面,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期,“两率”改革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上,而且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关联度也很大程度一致。 另一方面,楼市经过多年宏观调控并未硬着陆,也有震荡经济的正面效应。 因此,货币政策在两市表现出最直接的反馈效应是可以理解的。
从市场面来看,股市楼市波动最困扰民众。 “双降”之后,舆论和民众的关注点只是股市怎么样,房贷价格下降了多少。 对于实体经济救助、促进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决定的深刻含义,反而不再受到关注。
有些是肯定的,“双降”不是市场安慰剂,而是体现政策上良好和努力的复合药剂。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的研究员)。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张敬伟:不必像盯联储加息通常去盯央行“双降”效果”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