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84字,读完约8分钟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增长率比去年进一步下降。 经过前几天的高速增长,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缓慢下行的态势。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能见底? 不会有“断崖式”的下跌吧? 关心中国经济的人们必然有这些疑问。
增速换挡符合快速发展的规律
长期来看已经处于“平底”,维持中高速增长是目标,也是理想的状态
10%、9%、8%、7%……这五六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现在这条下降通道接近底部还是到达底部? 未来的经济增长率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任何一个经济阻滞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都会引起经济增长的偏移,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普遍规律。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也需要转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的下行速度明显放慢了。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介绍,从今年到现在,中国经济增长运行的波动维持在7%—8%的窄幅区间,这是自季度gdp增速纪录以来从未发生过的。 虽然增长率看起来在下降,但下跌非常缓慢,也可以说长期处于“平底”之中。
潘建设认为:“目前来看,今年经济增长率低于6.9%的可能性很低,高于7.1%的可能性也很低,实现7%左右的年增长率目标的问题也很小。”
那么,中国经济稳定的停滞有可能结束,在7%左右的位置形成坚实的底部吗? “从换挡的趋势来看,这平底可能是稍微向下倾斜的l形平底。 ”潘建成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快速发展战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说:“2007年以后,经济增长率走势就像不对称的w,2008、2009年是第一个底部,第二个底部出现后,可能需要转移。 发挥新兴部门的全面力量,在存量部门整合完成后,将开始出现新的中高速增长雏形。”
如何评价经济增长率的底部是否形成? 潘建设提出了动态均衡解体的方法:“中国经济在压力和动力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动态前进、快速发展,两者相互消除,不断变化。 在压力和动力的动态均衡稳定了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应该说出现了经济的底线。 ”。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经济放缓要达到均衡点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从诉求侧来看,投资增长率必须“软着陆”。 从供给侧来看,过剩产能必须“清晰”。 从增长的动力来看,新的动力必须占主导地位。 “目前,新的增长点层出不穷,但体量还不够,有满天繁星但无明月,新动力的增长不足以弥补旧动力的减少。 新旧动力交替后,经济趋于均衡。 ”
增速探测结束后,中国经济将如何运行,也有很多推测。 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将掀起“v”字型的触底反弹,回归快速发展。 对此,潘建设表示,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了换挡节奏的平稳、温和,实属不易。 经济转轨时期不必追求高速增长,保持中高速增长是我们的目标,也是理想的状态。
要看到迅速的发展,就不能只盯着速度
经济增量处于见底的过程中,结构更优、质量更高、人民获得感更强是亮点
进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就像破茧成蝶一样,充满着阵痛和希望。 请注意,在这个阶段,如果中国经济只关注增长率,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
“一直以来,我们都关注经济增长的底部,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底部。 这6年间,经济增长率处于见底的过程中,经济动向的积极信号正在蔓延。 ”据潘建设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这是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增长,增量巨大。 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轻视经济增量。
经济增长率呈“l”字型稳定,且我国经济增长率已经摆脱了缓慢的“u”字型反弹趋势。 据推算,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6%,按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率为44700多亿元,年假设实现7%的增长率,不变价格的增长率为44500多亿元,为近5年来最高,对应年10.6%的增长率
如果详细分析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7%的增长率,可以看到在整体增长率的“平淡”中,其背后充满希望的亮点。
经济结构更优越。 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以前就从产业转移到了服务业。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8.4%,比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 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上升到49.5%。 并且,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从以前传来的投资、出口拉动转移到了支出拉动上。 上半年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进一步显现出支出拉动增长的基础作用。
经济质量更高。 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高污染、高能源领域转移到高科技和战术性的新兴产业。 上半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5%,明显快于工业整体水平。 高新技术制造投资增长率也比工业投资高1.9个百分点,高能领域投资比工业投资低4.8个百分点。
人民获得感更强。 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全年目标的72%,大城镇调查失业率5.1%左右,就业稳定扩大。 而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居民支出能力增强,物价基本稳定。
“经济增长率虽然在下跌,但新的增长点日益显现,在下一个全球经济周期逆转的时候,中国有可能处于领先地位。 ”刘元春说。
“评价经济的迅速发展,老百姓的幸福感最重要。 只要确保比较充分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同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高还是低都是可以接受的。 ”潘建设建议更合理、全面地看待经济快速发展,用更综合的指标衡量:从增速到增量,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效率,从增长到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经济向好的方向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 如果脱离合理的区间,就有充分的能力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不少人担心中国经济会“断崖式”下跌,“硬着陆”。
潘建认为,要看到经济风险,需要两个组合。
短期和长期相结合。 “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从短期来看,经济指标的下跌和波动不影响经济基本面和长期走势,所谓形式有波动,走势依然不错。 ”
把局部和全局联系起来。 “局地、局地出现较大变动,从全国范围来看完全可以控制。 决不能只是表面上,误判全国局势。 ”
“着力防范和化解地区性、系统性风险,中国经济不会断崖式下跌。 》北京大学国家快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评价。
从基本面支持看,中国经济有巨大的潜力和内在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闻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结构改革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 创业创新激发全民无限创造力人们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生活的巨大诉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快速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术的拉动等,中国经济未来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动力。
从风险防范能力来看,近年来,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央行没有超额发行货币,政府没有大规模强势刺激,而是主要依靠改革增强经济活力,稳定局势,为了下一个调控空 “一旦经济出现走出合理区间的可能性,我们就有了充分的控制工具。 ”潘建成说。
虽然增速略有放缓,但中国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 “要正确理解经济增长率的下跌,在新常态下要有战术上的平常心。 要使社会对新常态抱有合理的期望,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平稳地带动经济增长。 ”潘建成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合理区间”也在动态调整。 “不,期间合理区间的上下限也应该会发生变化。 十二五期间,增长率保持7%—8%是合理的,十三五期间,我认为6.5%—7.5%更合理。 在国际因素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上下限可以再位移0.5个百分点。 ”。 潘建成说。
“合理的区间取决于能承受多大的经济下滑。 例如,如果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劳动力供给下降,经济增长率即使稍低,就业也没有问题。 此时,合理区间的下限可以很低。 ”刘元春说。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人民日报: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不能只盯着增速”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