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7字,读完约2分钟
据各银行四季报报道,截至今年9月底,16家上市银行不良债权余额达到9080亿元,比年末增加2048亿元。
其中有几个“危机点”值得关注。 一是银行不良负债率首次上升到临界点的2%以上。 9月末农业银行不良债权余额达到1791.58亿元,成为第一家不良率突破2%的上市银行,也是目前不良率最高的银行。 二是不良债权波动趋势,仅宁波银行不良负债率略有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余15家银行不良率持续上升。 三是一些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以超出市场预期的速度恶化。 据招商证券、中银国际等证券公司拆资师测算,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三季度年化不良净资产形成率已超过3%。
不良债权超过临界点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因为收益能否覆盖风险,是银行包括各种投资在内的盈亏平衡点和投资决策的最重要依据。
自去年以来,经央行6次下调利率后,目前银行存款利率相差约2.5%左右。 通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人力等各种操作管理价格在1%左右。 存款税前收益率约为1.5%,不良率超过2%后,利润收益率无法覆盖风险损失。 2%以上的不良负债率可以说直接使银行经营岌岌可危。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9月底,披露的银行不良债权只是账户内或收款数据,不知道目前银行的账户外或未收款不良债权有多少。 如果将这部分向所有收款进行不良债权,将远远大于公布的第三季度数据。
目前,争论较多的是银行不良债权增速何时会倒退或拐点? 一位银行官员认为,第三季度可能是不良债权的“拐点”。 但是,我认为这种评价可能过于乐观。
从宏观上看,经济增长还在持续放缓。 从各个领域来看,上次金融危机造成的过剩产能尚未得到有效消化,但当前经济下滑产生了新的产能过剩,领域经济衰退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宗商品持续下降,中小微型公司不景气加剧,进出口公司举步维艰。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钢铁、煤炭等领域相继陷入困境。 继前几天“10中钢债”首次违约的钢企债务之后,煤业违约潮也随之袭来。 钢铁、煤炭、水泥等领域的大企业违约潮袭来,大多是对银行贷款的违约。 此后,银行不良债权继续上升。
包括监管部门在内,必须高度重视银行领域的不良债权剧增。 应该冷静地认识到,引起系统性风险的一个要点是银行不良债权的全面失控。 商业银行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应对不良债权的侵袭,消除不良债权,最少控制增加值。 此外,不得对不良债权隐瞒或报告。 否则,会酿成大灾难,中国的金融安全无从下手。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余丰慧:控制不良贷款增量是商业银行底线”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