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9字,读完约4分钟

“十二五”剩下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京津冀等地发生了严重的雾霾,此时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通过了全球变暖新协定。 此时,我们需要反思过去的能源投资,这给“十二五”绿色低碳转型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遇。

“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了包括4万亿元投资在内的刺激计划,带动了钢铁水泥等“铁公基”,包括房地产等领域进行了新的扩张,但至今这种由来已久的扩张模式并未持续。

基础设施等的扩张自然会带来能源领域的繁荣。 但是,如果到了“十二五”时期,能源快速发展考虑到万马奔腾、各板块自由扩张,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十三个五年计划”的能源领域应该是优化的快速发展。 不是以扩大数量为主,不是以扩大总量为主,而是在绿色低碳方面进行结构调整。 这意味着,天然气等能源仍处于较好的快速发展空之间,但另一种能源有可能被“淘汰”。

“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按照气候变化大会的规划,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将进入零碳能源阶段,化石能源的未来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要在2100年实现上述目标的话,留给我们的时间就只剩下85年了。 但是,作为经济领先的国家,中国到最后一刻也不可能实现。 更大的可能性是尽早实现。 这很可能表明,留给我们的变革时间大约只有70年。

“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在70年左右的时间里,要成为以现在的化石能源为中心的零碳能源,这一任务的困难是不难想象的。 可以评价为,除了煤炭等化石能源之外,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等能源领域的其他行业仍有很多机会。 但是即使如此,在清洁能源行业的投资也必须慎重,不能现在就吃十年后的“饭”,必须认真研究现在应该吃多少饭。

“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一个能源项目建成后,多年无法完成生产或无法发挥效果,至少在经济上是低效的,或者现在不需要。 就在前几年,我们在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方面有了投资热潮,但来到这里并网难度很大,所以就弃风弃光了; 二、大量的重复投资,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领域的产能过剩。

“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我们十年后需要做的事情并不一定必须在今天做,目前中国的能源建设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电力建设中还包括特高压的建设,完成后要多长时间才能发挥效果,这一点需要认真研究。

例如,在自来水和电力输送中,如果没有特别高压,眼睛就会睁大。 但是,有一点线路,工作了一年多,现在没有任何输电量,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加把劲。 应该防止的是“今后的饭现在就吃”的倾向。 因为有很多浪费的可能性。

“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所以,我个人认为目前最现实的是系统的优化。 例如,我们认为东部还需要大量的输入电力,但问题是如果没有经济增长,没有当初预想的增速,该怎么办? 如果你预想的gdp增长率是每年9%~10%,但现在不是那么多了,而是6%~7%的增长率的话,我想不需要那么大量的运输。 这个投资风险会变高。

“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例如,如果核能发电加速,东部负荷中心对外部输电的诉求可能会下降。 如果东部的海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分散进一步迅速发展,对输电的诉求也有可能下降。 因为在建设特高压等项目时,需要对此进行更全球性、更系统的考虑。

“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作为大型项目,需要反复评价滚动性。 将5年前进行的评价作为今后项目的根据是不妥当的。 我们现在正在做几个项目,到底是哪一年谁做的预测,然后开始研究也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想通过能源投资拉动gdp,那就更错了。 因为能源不能直接“吃”,所以希望不要在中西部做傻事,建立发电厂很多面向外部的市场。

在同样的能源服务下,能源投入越低,负成本应该越小。 在这种情况下,依赖能源的部分作为推进gdp的第一推进手段。 这是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宏观经济部门应该充分重视的。

(作者是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本文转载自wechat公共平台“能见派”) )。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周大地:能源投资不能把以后的饭一口吃掉”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