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8字,读完约3分钟
◎陆崅楠
最近,房贷利息退税的消息传开,刺激了地产股的集体暴涨。
对于许多购房贷款的家庭来说,由于房地产投资大,房贷还款周期长,许多普通家庭为了购房而成为“房奴”,节约温饱供给房子。 如果房贷利息退税的消息属实,家庭负担一定会减轻。
为了振兴房地产市场,税收措施也是利器。 目前楼市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利用税收杠杆刺激进一步释放诉求、消化库存,令开发商乐在其中。
不过,抵押贷款的利息抵税也可能有负面效果。 特别是加剧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值得警惕。
不同收入者的住房贷款利率在税收抵免的财富效应上差异很大。 有人算账,如果购买总额250万元的普通住宅,八成房贷为商业贷款,贷款20年,总利息将扣除近33万元。 购买1000万元豪宅的情况下,房款的6成是商业贷款,贷款20年,扣除额将达到222万元左右。 后者的扣除额接近前者的总房价。 如果不对扣除政策加以细致的限制,只购买一套不动产,高收入者将比中低收入家庭受益更多。
抵押贷款的利息税抵免引发楼市新一轮投机热,也有可能使楼市运行偏离轨道。 另一方面,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发出鼓励贷款购买的信号,影响多层住房供应系统的稳定性。 在同等居住条件下,房租不纳税的话,贷款利息就要纳税。 这无疑会诱惑顾客远离租赁市场,阻碍房费市场的结构优化,人为加剧供需矛盾。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城市解除了限购、贷款限制,高收入者的贷款能力很强,并不是没有大量购买不动产避税的可能性。 事实上,1998年,上海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楼市的冲击,曾制定了5年的税收抵免政策。 政策实施后,有力地拉动了楼市的销售,但高收入者囤积中高档房地产逃税,使楼市陷入畸形高烧。 本来是“瘦忍”的所得税政策,反而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 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事。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税收抵免项目包括住房贷款利息,但是否没有考虑到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呢? 其一,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市化,但中国仍处于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 中国自有住房的份额和房地产的上涨空,住宅投资的财富效应明显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 第二,国外住房贷款利率扣除政策也往往有限制条件。 例如在美国,住房贷款的利息规定了退税的条件,每个家庭只能抵扣第一套和第二套住房,可抵扣的总额也有限。
减轻个人的税收负担是好事,但好事必须做得更好。 相比信用政策,税收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吸引方向准确、稳定的税收政策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更为重要。 特别是涉及房地产的租税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方向和效果、涉及收入分配公平正义的政策,需要考虑多个影响,仔细细化。
(作者是人民日报记者) )。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陆娅楠:房贷利息抵税须审慎细化”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