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邓聿文
即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讨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化机构改革,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名称来看,这次改革将“机构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并行高度提及。 这与过去历次机构的提法不同,强调了体制改革是这次行政改革的主要任务,那就是机构调整。
政府机构是政府职能的载体和承担者,赋予政府什么样的职能,设立什么样的政府机构。 组织成立后,一定会产生部门利益。 这是由权力的本性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满足市场和社会诉求的基本方向。 这基本上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都必须体现在机构改革中。 否则,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可能成为“口号”,变成“空”的词语。 通常,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政府职能不清晰、权力交叉的反映。
改革以来,迄今为止的机构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轴心。 但是,不彻底的是,一是我们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完整性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二是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不充分,三是政府权力没有受到一定的制约,结果导致改革越来越着眼于组织本身的宗派,“简单化- -
大半的制度改革要打破这样的循环,就不能把重点放在机构的合并、加减计算、以及有多少裁员上。 如果政府职能切实转变,人员自然会精简,好处也会减弱。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拥有简单的政治放权,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使政府职能有和谐合理的规制基础。 对此,在党的第18届中央委员会第2次全体会议上,减少投资委托,审查几个事项。 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下放,审查若干事项。 减少资质许可和认定。 减少通过特别转移支付和接受金钱。 减少部门之间职责的交叉和分散。 提出了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等。 这就要求中央职能部门减少对地方和市场主体的直接微观干预,提高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政府必须向社会和市场下放越来越多的权力和职能,行使个人、公司、社会组织本来由政府行使的职能。 只有政府少管,才能管好。 在市场经济深入快速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公众诉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政府必须将越来越多的职能转移到宏观规划、政策制定、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督的提高上,为社会创造良好的快速发展环境。
虽然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具有现实紧迫性,但大部分制度改革涉及党政企业政事等多重关系,也涉及政府内部权责关系、组织结构和人员调整,因此推进大部分制度改革必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 这实际上提出了本轮大部分制度改革的构想,说明本轮改革越来越着眼于部委职能的“微调”,不急于求成; 然后,将重点放在谋求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上。
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综合性和辅助性优势,科学设计改革改革改革战术,要着眼全局,体现长远优势,同时考虑当前形势,认清时势,布局全局,周密规划,统筹协调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正确理解大部制改革”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