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0字,读完约4分钟
马航25日中午在吉隆坡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家人的相关措施。 马航首席执行官表示,飞机已经丢失,机上机组人员和乘客无人生还。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接受的现实。 我们将重点支持家庭,向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
五角大楼信息发言人约翰·卡比通报说,美军的拖曳声波定位器和水下自动潜航器从美国运往澳大利亚,协助搜索马航370航班黑匣子。
纽约时报中文版今日关注马航mh370事件,文案还原了马航失去联系前后的情况,空在管理层努力恢复与370航班的联系之际,马来西亚西海岸北海空军基地的军用雷达上出现了不明航空。
全文如下。
云层上有一个清澈的夜晚空,从快落下的半个月开始,散乱的光辉就消失了。 此时,马来西亚航空/ [/k0/]的370次航班在泰国湾空3.5万英尺(在约1万米(的高度巡航)。 这架飞机是沿着去北京的常规航线飞行的,预计将到达马来西亚和越南的领土空的边界。 接下来发生的情况应该是亚洲极其重要的两个城市之间一天两次的例行飞行。 飞机转向东北方向飞往中国首都时,吉隆坡郊外的空管理员通常将飞机交给越南胡志明市的空管理员进行监控。
但是,3月8日凌晨,经过附近区域的飞行员在越南和马来西亚的雷达监视的无线频段,听到了异常的对话,声音变大了。 两国空管理层试图联系这架飞机,但没有成功。
“可以联系马航370空软管站,请转告。 ”
越南和马来西亚的空管理者纷纷向飞机提出要求,要求用无线电联系370次航班。 飞行员们纷纷听到飞机在尝试联系,但反响只有静电干扰的杂音。
“马航370请回答。 这里是马航88。 ”
“马航370请回答。 这里是马航52。 ”
这是相关人员首次向外界说明这些呼叫。 他们表示呼叫过程平稳,甚至只言片语。 想要联系370次航班的飞行员们认为这次航班不过是普通的无线电干扰。
但是,在空中寻找这架飞机的最初尝试,很快将扩大到跨越两个半球,覆盖陆地和海面的跨国紧急搜救活动。 从那时开始寻找飞机的努力,也许成为了现代航空空史上最困惑的例子。 调查人员说,解答可能需要几年,也可能永远是个谜。
马航370航班消失两个多星期后,围绕这个举世瞩目的事情,产生了许多无限的猜想。 虽然飞机上发生了什么还不清楚,但马来西亚政府透露的消息有很多矛盾,因此不容易排除关于其命运的任何推断。 上周六,官方表示,在南印度洋现点搜索的地区,中国卫星新发现了可能与事件有关的漂浮物,中国已经派船前往调查。
通过几十次采访,本文明确了370次航班的概况,也记述了根据目前已知的新闻搜索飞机的过程。 受访者包括飞机坠毁后生活波澜起伏的人们,以及来自外部专家和参加搜索的20多个国家的调查人员。 但是,由于新闻有限,本文很难全面贯彻。
例行夜间飞行[/s2/]
马来西亚航空空企业每天有两班从吉隆坡直达北京的航班。 午夜12点35分出发,清晨6点30分到达的红眼航班上有各种各样的乘客,包括度假的马来西亚家人、正在洽谈商务的欧洲商人、探亲和购物回来的中国游客等。
机场建议乘客至少提前两个小时到达。 以防万一,3月7日,由34名中国艺术家、亲属和组织者组成的代表团将于晚上8点左右抵达机场,以防止吉隆坡难以预测的周五晚上航班发生任何问题。 这几天,他们在吉隆坡参加了艺术展览。
这些艺术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航班上最年长的乘客,77岁的刘如生。 这位书法家发表了一份复印件,上面写了自己如何珍惜生命。 这是因为他六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他还在襁褓中的时候,父母为了躲避入侵中国的日本士兵曾暂时丢在家里。
代表团组织者廖伟成( daniel liau )回忆说,刘如生“拥有年轻人的活力”。 廖伟成随他们来到机场,帮助检查行李。 他们站在主航站楼充满现代主义气氛的扇形屋顶下聊了约一个半小时。 随后,当代表团通过安检,乘坐轨道车来到小航站楼时,廖伟成给他们打了最后一个电话。
“艺术家们没事吧? ’他想起自己这样询问了组织者之一侯波。 他说他们到登机口了。 侯波对他说:“大家都很好。”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纽约时报刊文还原MH370失联前后情景”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