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4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评论家叶檀
网络金融在中国燎原之势,可以通过网络金融曲线赶超,应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
网络金融之所以盛行,是由于之前流传下来的金融领域、零售领域遭遇了太多政策壁垒,网络金融得以弥补空不足的结果。
人大教授戴险峰特任发表了《互联网金融真伪》文案,指出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最快、最成熟、应用行业最广泛的美国,不存在“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美国金融业不是没有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嵌入金融业的后台,实现了无缝对接。
网络金融与网络电子商务的兴起密切相关,中国的支出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市场分割、物流不畅、价格高、税收不足,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呈指数级增长。 电子商务获得市场份额,进行网络结算,通过交易数据发放低价小额信贷,合情合理。
今年7月,麦肯锡全球研究发表了《中国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和增长的影响》报告,提出了igdp的概念,即网络经济占gdp的比例。 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igdp指数为3.3%,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 到了2007年,中国的igdp指数上升到4.4%,达到了世界领先国家的水平。
网络金融以支付和小贷崛起,填补了传统银行领域服务的空不足。 大多数银行都有多个数据,但不足以比较有效地拆解,各银行的数据像一个个孤岛,无法切入当地人情生态的信用链,小额贷款的风险变高。 如果电子商务发展得更快,能够覆盖大部分微型公司,中国微型公司的高息短期贷款就从根本上得到了处理。
快速发展中国家的网络金融总体优于发达国家。 其原因与中国基本相似,快速发展中国家原始的商业体系、金融体系中的缝隙太大,监管无章可循,互联网在短时间内水银腹泻,四处渗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朱民特别顾问表示:“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和it技术进步更快。”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是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金融普遍发展迅速。 例如(智能手机的)银行APP和金融在肯尼亚、孟加拉等非洲和南亚迅速发展。 ”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年会上的“数字金融”分科会讨论会上,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络金融创业者,许多快速发展中国家的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程度不亚于中国。
美国的网络金融与以前流传下来的金融有着交流。 以网络技术支撑的洲际交易所推动了美国交易市场的巨大变化,吞噬了最能代表以前流传下来的金融的中微子。 但是,没有人将洲际交易所视为网络企业,合并后的交易所也没有被称为“网络交易所”。
真正有价值的促进互联网金融的网站将会被以前流传的稍成熟的大公司收购。 老字号个人网站mint于2007年9月上线,具有许多创新功能。 年10月被有名的会计软件企业intuit以1亿7千万美元收购。 通过组合mint的两个功能,顾客将拥有个人财务中心,一眼就能掌握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日常收支。
美国互联网金融有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需要提供注册资金,需要向州政府注册批准。
新闻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挑战还没有到来。 首先是监管。 监管规则改变,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余额宝用途少,未来最大的风险是EC平台税收规则发生变化。 其次,信用体系不完善。 从p2p领域开始到7月,可以调查的p2p机构有1200家,实际运行的有150家,每个月有6、7家的运行,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第三,互联网公司有垄断倾向,小平台抛弃草根,开始收取高溢价。
新闻金融超越欧美只是暂时的,挑战和金融业的转变还没有到来,任何领域最终能否快速发展都要看规则和能力。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叶檀:中国网络金融三大挑战尚未到来”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