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97字,读完约5分钟

记者张喜威

有名的cds终于正式在我国金融市场落地。

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解工具试点工作规则》)以下业务规则)和相关配套文件,在原有两种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两种新产品。

沃特! ? 你不知道什么是cds吗? 你知道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2008年金融危机吗?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cds市场的疯狂膨胀直接相关……但不必害怕。 不管怎么说,我国的cds市场才刚刚开始。

和主编一起,看看“中国版”的cds业务是怎么玩的。

一、什么是cds?

根据交易商协会发布的《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指引》,信用违约互换是指“在交易双方商定的、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买方约定的标准和方法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并就信用保护卖方约定的一个或多个参考实体向信用保护买方

““中国版”CDS来了!必需搞懂的六个问题都在这儿”

到底是什么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

a公司通过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短期金融,b机构购买了其中一部分,但b担心到期时发生违约,将a公司的信用问题与c机构进行比较,从而规避风险。 根据合同,b必须交给c“信用保护费”的一部分,如果短融断裂,a真的违约了,c必须向b支付违约带来的损失。 如果没有发生违约,c不需要向b支付损失。

““中国版”CDS来了!必需搞懂的六个问题都在这儿”

在这个过程中,b和c之间签订的这个合同,就是所谓的cds,类似于比较不履行债务的“保险”

二、为什么要开展cds事业?

其实,理解“cds是什么”后,也就容易回答为什么要开展cds事业的问题了。

交易商协会这样说。 “为了丰富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完善市场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也就是说,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不充分,风险分担机制不充分……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数据。 据wind信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初,今年已有39只债券违约,涉及19家发行主体,违约金额达249.11亿元。 从违约债券的数量到违约金额,都达到了去年的两倍……

市场风险这么大,投资者心里没底啊。 我该怎么办? 快速发展cds业务是一条较为实用的处理途径。

市场上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对冲信用风险的产品。 ”这是来自资深市场分析师的呼声,cds有助于缓解违约案例激增后的担忧,让投资者更快察觉高风险公司。

三、那些机构可以参加交易吗?

业务规则规定,参与者向交易商协会备案,成为核心交易商或普通交易商。 其中,核心交易商可以与所有参与者进行信用风险缓解工具交易,而普通交易商只能与核心交易商进行信用风险缓解工具交易。

当然,在开展信用风险缓解工具业务之前,参与者必须加入交易商协会成为会员,并向交易商协会备案其信用风险缓解工具交易内部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制度。

根据交易商协会官网资料,目前信用风险缓解工具交易商共有47家,其中国开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26家为核心交易商。

( )四、交易规模有那些限制?

根据交易规则:

任一主要交易商的信用风险缓解工具的净出售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0%。

普通客户信用风险缓解工具的净出售总额不得超过相同产品规模或净资产的100%。

(专业委员会可根据信贷风险缓解工具市场的快速发展运行情况,适时调整上述比率的数值。 )

此外,参加者不得开展以自身债务为标的的债务或以自身为参考实体的信用风险缓解工具业务,应当开展以相关人员债务为参考实体的信用风险缓解工具业务,并在信用风险缓解工具存续期间每季度向交易商协会报告

简单地说,就是不能自己“担保”。 向相关机构“担保”是可以的,但必须披露相关关系,必须每季度向交易商协会报告。

五、关于债务的种类有那些规定?

《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指南》确定,现阶段,非金融公司参考实体的债务种类仅限于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非金融公司债务融资工具,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业委员会根据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逐步扩大债务种类范围。

““中国版”CDS来了!必需搞懂的六个问题都在这儿”

也就是说,对于非金融公司的参考实体来说,只能与目前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进行比较,开展cds业务。 这意味着公司从银行借的贷款目前无法通过cds防范违约风险。 今后也取决于交易商协会相关专门委员会的决定。 但是,金融机构没有这样的限制。

““中国版”CDS来了!必需搞懂的六个问题都在这儿”

六、cds能否彻底解决违约风险?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信用风险永远解决不了,只能转移。

如上所述,cds被认为是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后盾。 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以cds为中心的衍生品市场是无集中竞价、无公开交易新闻、无监管法的“三无”市场,疯狂的资金吹散了泡沫,最终走向破灭。

可以看出,cds市场的过度、无序膨胀,风险也非常可怕。

一位分析师表示,根据先进经济阻滞的经验,cds只是转移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s2/]。 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的中心问题仍然是央行和监管层面对债市的态度和措施在当前高杠杆的市场环境下是否会产生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中国版”CDS来了!必需搞懂的六个问题都在这儿”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