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5字,读完约3分钟
香港《大公报》指出,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移动支付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过去三个月发放了10多家存储VF ( SVF )牌照,为无现金城市( cashlesscity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虽然持牌机构致力为相关APP提供多种功能,但香港市民似乎受习性驱使,对这种支付模式抱有戒心。 业内人士表示,移动支付模式在香港的快速发展仍存在一定的掣肘,信用额度成为香港人能够采用移动支付的重要环节。
在信息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效率受到重视。 在内地电子结算很盛行,一台连接衣服、食物、行、娱乐等支付功能的高端智能手机,无需携带现金即可处理支付问题。 香港金管局本月正式发放了储蓄值支付工具牌照。
香港电信结算业务负责人梁海仪表示,“移动结算与个人财务人员一样,更重要的是,顾客视之为生活习性,特区政府发放储蓄值牌照,有助于香港当地移动结算市场的快速发展。”
根据梁海仪的例子,vr游戏的pokémongo无论有还是薄,都只是几个星期的事。 毕竟市场变化太快了,客户在闲置之前接受也很快。
“我热衷于电子货币的应用。 因为我不想每天解决分店的现金。 但是,现有svf牌照下的支付工具并未与信用卡系统相结合。 客户有时需要充值,这是招聘的障碍! ’在香港有270多家零食连锁店的阿信屋,负责人林伟骏认为,香港没有抵制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行业也不落后,但为了进一步宣传流动支付,要将相关支付工具与类似的信用卡系统挂钩
林伟骏说,香港人喜欢“先花未来的钱”,相信具备信用额度的电子支付会更少。 他认为,如果svf牌照持有人加入放贷行列,外出就餐时,用移动支付,将加快香港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
香港金管局上周五( 18日)宣布,放宽网上银行无双重认证转账限制,从原两日最高3000元(港元,下同)大幅上调至每日上限5000元。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名誉会长保侨相信,提高转账限额的安排,将有助于香港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 但是移动支付在香港还不成熟,一些客户表示还没有放心使用新技术。
他举例说:“推出‘18年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并未最初突然被市民接受,即使是今天,也有很多司机没有使用这样的收费方法。”
事实上,不仅习性,安全问题也阻碍了电子支付的迅速发展。 网络安全计划提供商F5网络香港和台湾地区系统工程高级管理层庄龙源预测,香港移动支付的下一个快速发展将是从手机支付连接到网上购物平台
他相信,只要市民充分接受,配合市场宣传,香港迅速发展移动支付不会有太大挑战,但目前仍缺乏互通机制,毕竟涉及多个持牌机制对交易解决的后台机制协助。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香港市民对移动支付存戒心?专家:信用额度是关键”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