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0字,读完约7分钟
据转卖某保单的人介绍,顾客的新闻售价1.5万瓶为600元,买30万瓶为3000元的优惠价。 相当于一本保险单的新闻只有一分钱。
你接到过保险销售电话,准确地说出过个人消息吗?
临近年底,多家保险公司为了实现全年业绩进入冲刺阶段,对扩大新客户的诉求变大,这个阶段也成为了保单新闻转卖的活跃期。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的调查,最近有很多在网上销售保险公司保险单的“数据转卖店”。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之高。 最近,记者用100元购买了20家保险公司的1200多条保单新闻后,通过随机电话核实了10条保单新闻,发现保单上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详细地址、车号、保险日期、保险途径、保险产品等
更可怕的是保单新闻可能泄露的广泛性。 一位保单新闻转卖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京市场保险企业的客户新闻,除个别企业有无外,其他企业保单的客户新闻不一而足。 售价1.5万瓶600元,买30万瓶折扣3000元,相当于1美分就可以买到一个保单新闻。
根据“数据销售”,可以销售10万条以上的保险单新闻
最近,北京的金先生接到了一个销售电话。 销售代表不仅提到了金先生的姓名、电话、身份证等个人新闻,还提到了金先生以前在某保险企业参加过什么保险。 销售代表提到的消息让金先生很吃惊。
其实,金先生遇到的情况不是一个例子。 在当今网络时代,日常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泄露隐私新闻,也有可能成为泄露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隐私的载体。
最近,在“保险销售招聘求职组”的qq组中,每天都有人向各种保险公司的顾客出售新闻。 例如,“银行的顾客、保险的顾客等,有人卖顾客数据。 价格便宜,是必要的私聊。 ”并继续发送副本。
一位保单报刊销售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能够销售保单报纸的保险企业基本涵盖市场各类保险企业,大型保险企业的保单数据更全面清晰,个别企业和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的保单数据较少。
关于保单的新闻质量,他说,手头的保单新闻可以按保险种类销售,也可以按销售渠道销售。 有财险企业的保单数据和寿险企业的保单数据,有意向的人可以根据业务诉求购买。
在价格方面,此人表示,目前价格为1.5万份保单新闻,售价600元,低于1.5万份的价格更高,超过1.5万份的话,购买越多,折扣越多。 在记者多次“砍价”后,此人向记者承诺,将北京地区保险、银保、车险三大渠道的保单数据各打折销售10万份。 售价3000元,也就是1元100条保单新闻,一条新闻1分。
“现在保险公司的保单库存超过了50g,不是其他地区。 光是北京地区寿险的保险、银保、车险渠道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分别提供10万条。 其他地区的数据也有库存。 诉求多的话,可以打包出售。 ’他说,为了保证数据的价值,他们会不断更新数据,一旦售出的数据不会再卖给其他顾客。
新闻验证:随机选择与投保人相符的保险单
“数据销售商”持有很多保单的新闻可能不足为惧,但如果这些数据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真实新闻,有很多隐私数据呢?
为了进一步验证数据,《证券日报》记者作为保险企业家,以100元购买了1200条保单新闻。 应记者要求,这1200多份保单新闻来自多家不同的保险企业,其中有上市保险企业和非上市保险企业的寿险企业,也有财险企业的万能保险、连续保险等寿险产品,还有车险等财险产品。
从数据复印件中可以看到,此人提供的保单新闻包括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详细地址、车牌号、保险日期、保险途径、保险产品、保单现金价值等许多涉及隐私的新闻
为了验证其正确性,记者随机挑选了不同保险公司的10条保单新闻,逐一电话核实后,保单新闻中记载的投保人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车号等新闻均与现实情况相符。
有趣的是,除了保险证券新闻在“黑市”上流通外,年末年初也是保险企业受欢迎的增员期。 因此,许多qq集团也出售方便保险企业增员的简历新闻。 例如,一个招聘小组表示:“让英才银行可以无限制地下载销售简历,合作灵活性很高,短期也有。 限量版课程每年下载18000份,每份0.13元。 ”
一位简历销售员表示:“目前,许多企业都在致力于抑制人才招聘和流失率,并反复招聘、培训、流失。 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价格,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在求职者和招聘机构之间架起了无障碍的桥梁。 ”
可以多渠道泄露新闻:技术漏洞、代理人跳槽、汽车制造商
销售保险单的新闻令人反思,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隐私数据是如何在“黑市”上流通的,到底那个部分有没有漏洞。
对此,一家保险代理人拆散了证券日报记者。 保单新闻是保险企业重要的客户资源和新闻,保险企业不能主动将这些数据流推向市场,保险企业要保护客户的保单新闻不被泄露。 但是,随着互联网保险的迅速发展,一些保险企业、保险中介、代理企业开展网络销售业务,由于技术等原因,保单新闻被黑客攻击等原因,有可能出现被动泄露。
《新闻网络保险领域快速发展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网络保险费规模从年的32亿元上升到年的2234亿元,增长约69.81倍,占保险业总保险费的比重从0.2%上升到9.2%。
网络保险的快速增长暴露出保险企业在保险网销售行业的安全技术短板,安全漏洞等技术问题成为保险企业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最近,记者在调查补天漏洞应对平台的“最新漏洞”时,发现了10多家保险企业的互联网漏洞。 例如,一家外资寿险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和保单系统存在漏洞(危及大量车险客户的详细数据和证件照)”,另一家寿险企业存在高危漏洞,有上千条交易记录和上百万条客户新闻, 有上百万保单记录和支付新闻泄露风险的互联网保险企业网站,有源代码泄露、直接访问数据库、大量机密新闻泄露风险的小型寿险公司系统存在指令执行不当,数百万客户
实际上,记者在调查资料时发现,此前有因技术问题泄露保险单新闻的先例。 年,一位网友在某寿险公司注册汽车救援卡时,在其合作网站的搜索新闻栏中发现所有投保人的新闻、保险种类、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密码等可以自由搜索,约80万条新闻被公开后宕机。 此后,相关企业承认,业务中出现失误,导致网站近期系统功能升级不完善,给合作保险企业和保险客户带来了不良影响。
360首席反欺诈专家裴勇俊此前表示,互联网的脆弱性是必不可少的。 安全编程的做法只能大大降低漏洞的发生概率,但漏洞一直存在,及时修复是唯一的方法。 “据统计,95%以上的网站一年多未修复,剩下的不到5%将在7天内修复漏洞。 金融类网站是各种网站中修复率最高的。 ”
除了技术漏洞外,一些保险代理人的小跳槽、4s店的车险等环节都有可能发生保单泄露。 例如,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刘先生跳槽后,下载了包括原就业保险公司客户姓名、手机号码、购买险种等复印件在内的1万多条新闻,以2万元卖给对方保险公司员工肖先生和海先生,用于扩大对方企业的保险业务。
记者在调查保险企业年报时发现,近年来,许多保险企业加强了对保单的管理。 例如,上市保险公司在去年的年报中提到,在企业运营风险管理方面,不断完善内部控制。 还要加强实质性风险管理、道德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落实重要业务两人操作和敏感新闻的隔离,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手册,建立操作风险监测体系、投诉跟踪机制、应急机制。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恐怖!逾10万条保单新闻流入黑市,1200条叫价100元!”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