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1字,读完约6分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13日凌晨4点,UBS中国业务处理方案中心无锡办公室灯火通明,全球包括大洋洲、亚太地区、英美等市场的结算业务相继展开。
这反映了UBS中国战术的重要一环。 中国市场在这家老牌金融企业世界地图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大中华区的业务已经成为其骄傲的新门面担当——在中国一线城市推进前台业务,二线城市支援全球后勤业务的布局构想跃然纸上。
随着我国金融业迎来更加深入的对外开放,外资在中国本土扎根,深耕的特色业务也具备了更加适宜的政策土壤。 各外资机构正虎视眈眈地瞄准这个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一个是正在趋于饱和的海外市场,另一个是依然在加速发展的中国“蓝海”,善于抓住机遇的外资金融巨头们鲜明地看到了经济增长率和金融业务普及率背后的巨大市场空之间。
争夺统治权的时候我不会等
“年11月10日”这个时间点有象征意义。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济成果吹风会上,介绍了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金融理财企业等各行业的我国金融业向外资开放的具体情况。
在释放出更高水平、更深水平的对外开放信号后,市场各方积极应对。 增资合资金融机构的股份,是外资深耕中国的第一步。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UBS计划提高在中国的合资证券企业UBS证券的24.99%的持股比例。 中国战术委员会主席、集团亚太执行委员会成员钱于军表示:“我们正在推进增资,将朝着监管允许的方向推进。” 但是,军嘴里的钱的“方向”是否会随着政策的推进而将持股率提高到51%,目前还没有确定。 他向上海证券记者强调了增资的基本之一。 那就是追求稳妥,协调股东、监管层及所有关联方的诉求和要求。
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合资证券公司的增资空期间,也备受外界期待。 今年9月,摩根士丹利从华鑫证券手中受让合资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15.67%的股权,据此,摩根士丹利持有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的比例从33%上升到49%。 摩根士丹利也是中国将外资参股证券企业比例限制从33%提高到49%后率先实现龙头增资的外资机构。
在投资比例限制从49%进一步放宽到51%后,摩根士丹利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 “我们致力于扩大和增长在中国的业务规模,这次的决定是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相信这将为国内金融服务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商机。 ”摩根士丹利信息发言人11月12日向上证新闻记者这样表示。
外资系角色“三部曲”
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成立机构,或者与具有中国资本有力背景的企业携手战术经营,然后在加入中国资本金融机构享受财务红利后,到现在政策深度放开、注重特色业务经营的“两条腿”的地步。
熟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方向的UBS,已经先行一步布局。 年末,“中国战术”在UBS内部达成协议,意味着这家老牌金融巨头将在中国展开更大规模的投资。 在具体规划中,要在未来五年内实现中国三大前台业务——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理财的增长,在前中后台共同前进,和谐快速发展。 年末,UBS中国业务处理方案中心“落子”在无锡。
这是外资在中国站稳脚跟后,其市场广度已经从早年的一线城市开拓到二线城市,业务深度从前台销售延伸到支持全球中后台结算等业务的市场信号。
在这几方面,世界保险业友邦也有同样的扩张措施。 在保持一线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友邦希望在中国启动“二三线城市快进计划”,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加快在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 这是友邦未来在中国的重要战术。 在友邦中国的管理层看来,这些机会可能只消失了一点点。
金融权力向亚洲转移
在接受上海证券特别采访时,钱于军透露了一个细节。 那时,即使UBS全球或地区的业务出现困难,也没有想过退出中国市场,而是选择了长期坚守。
其实不少外资金融机构决心留在中国市场。 过去一段时间内,镁光灯一直聚焦在退场的外资机构上,但舆论经常忽视这些外资机构因自身财力不足而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收缩业务的细节。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的高管向上证新闻记者详细阐述了当时如何成功说服了持批评态度的投资者和股东。 他们利用显示该集团所涉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率和保险业务普及率的图表,阐述了亚洲市场未来可能带来的巨大商机。 “这个市场的第一优势是有吸引力的经济增长率、高储蓄率和低水平的竞争。 ’其中传播的消息是,这里有成长的机会,没有理由不在这里投资。
这份押注是这些金融机构受益于中国日益增长的金融诉求。 最新的年三季度报告显示,UBS亚太地区税前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39%,亚太地区已成为UBS全球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其中大中华区功不可没。 汇丰70%的利润来自亚洲,汇丰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坦率地说,将业务重心转向亚洲的决定,带来了高额的回报和贷款增长。 多项核心指标的不断创新,使中国成为友邦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友邦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黄经辉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特别采访时表示,“以目前的增长率,我相信中国很快将成为友邦最大的市场。”
更进一步说,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业绩和未来在中国的扩张战术,强化了普遍存在的感觉。 金融活动开始从西方向东方转移,金融权力向东方的转移正在加速。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全球金融业发出了更多的“中国之声”,稍有参与,参与制定国际金融标准,提高全球制度话语权,影响较大,辐射力度日益增强,出现了新的变化。 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首要动力。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外资金融踩扩张油门 布局重心移步中国”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