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5字,读完约7分钟

图像源:照片网

地方非卡金融机构风险频繁发生,在强监管的整体基调下,地方金融监管正在酝酿更深层次的变革。 一方面,许多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正在转型,地方金融办公室打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幌子,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已经制定或将要制定地方性的金融监管法规和条例。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不造成监管死角,我国中央主导、地方补助的双重监管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探索中央和地方联合监管的过程中,国务院金融稳步发展委员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动态的地方金融监管发生了变化

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经历了由人民银行大一统监管模式向现行分工监管模式的转变,同时也呈现出由中央单一监管模式向中央主导、地方补助双重监管模式的转变趋势。 目前,游离于银证保体系之外的地方金融,如小额贷款企业、融资担保企业、地方理财企业、融资租赁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和持有非卡的地方金融活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监管和风险处理。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强监管是今年金融业监管的主基调。 在此基调下,地方金融监管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不仅有很多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在谋求变革,地方性的金融监管法规和条例也在迅速制定。

另一方面,多省市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转型升级正在加速。 11月底召开的浙江省金融实务会议确定,浙江要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是打着省金融办公室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招牌,首要承担地方金融业的监管和风险处理职能。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根据11月发布的《江苏省省级行政职能负责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将省政府金融事业室从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机关标准为正厅级,挂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招牌。 据媒体报道,时机成熟,未来浙江省市县金融办公室也有可能挂牌监管局招牌。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10月10日召开的深圳市金融实务会议显示,深圳市在市金融办公室挂牌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整合目前相对分散的地方金融监管职能,进一步分离快速发展和监管职能,补充监管短板,小额贷款企业、融资性担保企业、交易场所等。 今年2月,四川省政府取消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成立四川省金融业局。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制定或准备了地方性的金融法规或条例。 12月初,《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管条例》正式发布,确定在河北内从事地方金融服务及监管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11月底召开的浙江省金融实务会议也加快了省级地方金融管理立法,讨论制定《浙江省金融管理条例》。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另外,与地方资产管理企业相比,很多地区也制定了相关监管方法。 江西省金融办公室近日在官网发布了《江西省地方理财企业监管试点办法》,山东省金融办公室此前印发了《山东省地方理财企业监管暂行办法》,近期将进一步修订完善文件。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S2 ) )内乱象频发,监管短板)/S2 ) ) )。

业内人士表示,地方金融监管在机构设置和监管立法等方面发生了各种变化,体现了地方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趋势,也是当前地方金融混乱频发的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互补板的必然选择。

国家金融快速发展实验室银行中心主任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一些地区地方金融发展迅速、混乱,政府金融干预、非法集资、债务链断裂等金融混乱和风险时有发生,区域性风险突出。 事实上,进入今年以来,在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中小企业、虚拟货币交易所等归属于地方的非卡金融机构和组织的风险迅速显现,地方监管体制亟待完善。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一点省市很早就尝试了将金融“运营”改为金融“局”。 例如2009年,北京市成立了金融事业局。 年2月,武汉市金融办公室升格为武汉市金融业局。 但今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曾刚表示,目前国家层面对地方金融监管还没有确定的法律规定和统一的要求,因此,各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工作往往从自身的实际考虑出发,各地的金融事务有着不同的职责定位。 同时,大部分金融事务具有促进金融快速发展、进行监管两个明显的利益冲突功能。 地方金融办公室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在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成绩观的驱使下,以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吸引资本流入、提高融资规模等带来短期经济效益的几个事项为优先任务,进而为实现目标而实现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 职责定位的偏差和行为目标的异化,导致地方金融领域无序快速发展和金融风险积累,不可填补区域性风险爆发的风险。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业内人士对目前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设置的一些变化持肯定态度。 有专家认为,将当前地方金融服务办公室、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等名称统一改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可以突出其监管核心作用的定位,只要充实各级人员编制,完善组织结构,就有积极意义。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曾刚也说过,地方金融监管职能与快速发展职能的分离,不仅仅是将品牌汇聚在一起的简单事情,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分割机构,进一步加强监管专业性,对风险防范也是最有效的。 当然,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地方金融监管的基础相对薄弱。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建议中央监督进一步合作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实务会议指出,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弥补监管短板。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员会”),加强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 地方政府要多次在金融管理首要是中央事务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加强属地风险处理责任。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地方金融监管改革大幕已经拉开,但要进一步消除监管死角,弥补监管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监管协调,其中国务院金融稳步发展委员会可以发挥重要意义。

“在业务监管方面,要与不同类型的地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比较,加快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加强对地方的监管指导。 目前,我国出台了《融资担保企业监管条例》、《网络借贷新闻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融资租赁公司监管办法》等多项监管规定,但这些规定在法律层面不同、制定主体不同、文案重点不同的同时, 由于没有完全覆盖各类地方金融机构,(目前未与地方理财企业监管规定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实际执行中遇到困难。 为此,金融委员会应在地方金融监管法规建设方面加强统一与协调,确定部门责任分工,统一监管标准,填补监管空空白。 ”曾刚说。

“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金融委员会刚刚建议建立对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问责机制,巩固地方监管责任。 坚决整顿金融动荡形势,及时比较有效地识别和化解风险,切实承担风险处置和防范非法集资的首要责任,坚决贯彻避免地方风险、集体性事件的发生,避免地方金融管理权被滥用和干预 未能履行职责,造成重大失职渎职的,金融委员会对失职部门及其相关负责人负有严格的说明责任。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多省推进金融“办”改“局” 监管立法提速 地方金融监管升级剑指金融风险”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