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4字,读完约4分钟
熊锦秋
据最新数据统计,全年a股流通市值蒸发2.8万亿元,各股东全年亏损4万亿元。 没想到以前善良的股东在这个只知道钱不知道回报的市场上投资了这么多。
这可能与投资者对2007年大牛市刻骨铭心的记忆有关。 当时的一些投资者短期牟取暴利,捞出甜头后,倾囊而出,被套在高位。由于牛市的余威效应,一些投资者认为大牛会重演,随后频繁抄录,多次抄录。
股市持续下跌,有人认为与巨额融资有关,但笔者认为这句话只有一半是对的。 在股市成熟,上市公司注重回报投资者的情况下,购买股票是未来获利的权利,上市公司据此负责。 这样的融资额不一定与市场下跌相关。 例如,在美国,从1990年到1996年,月平均融资额为500亿美元左右,但股市一直在上升。 也就是说,股票有内在价值,投资者花一分钱拿到的是真的一分钱。 但是,在a股市场,过度融资必然会导致股市下跌。 因为上市公司的股利收益率低,股票的内在价值低,不值得。 股价泡沫受市场资金面和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最大,即使股票多了,进入市场的钱也有限,当然只会下跌。
为了扩大股市资金来源,拯救市场,有关方面开始鼓励大股东进入市场。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年12月30日修订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条款,并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30%以上的大股东每年2%的自由取得等行为不再履行行政许可审查程序,确定“2%以下取得股份的锁定期为取得行为完成之日起6个月”。 按照这个计算,如果大股东在一天或几天内实现2%的增收,在一年内几乎可以穿梭于两条短线上,那么就允许大股东投机。
由于中石油和一些国有银行掌握在社会公众手中的流通a股只占总股本比率的百分之几,(中石油只有2 )多)这样,如果允许大股东自由增资或减持2 )股,一些大权力大股东就会二级 本来,光是寻求不可知回报的股市,空做股票期货是不二之选,但随着鼓励大股东短投投机的政策出台,股票期货也可能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市场投机价值也可能丧失。
笔者一直在想。 目前,中国的人文环境、法制环境能否支撑股市正常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现在股市发展很快,可能早就超过了原来的历史阶段。
例如,以前社会诚信意识不强,许多公司要实现在快速发展初期不存入部分营业收入以减少增值税缴纳额的ipo,就必须存入这部分营业收入,释放隐藏的利润,公司的账面可以前后变现 同样,据说所有上市公司都有多个账本。 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性披露财务数据,投资者不容易获得公司的真实消息,投资如何得到保障?
这样的市场只能称为虚假市场或虚假市场。 面对这样的现实,以及市场呼吁暂停新股虚假市场化发行,监管层认为应该保持市场化发行节奏。 但是,a股为什么市场化发行? 发行人的新闻不仅难以保持真实,发行速度依然由行政控制,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也是虚假市场化。 最近,华宝兴业基金宣布暂停交易ipo。 理由是新股发行节奏密集,企业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对发行人的充分调查,给出合理的询价意见。 但是,年来新股发行的节奏变化不大,基金的理由似乎是借口,标志着一些基金开始觉醒。 现在,也有基金没有乐意参加ipo的交易,但那不过是多余的。
要恢复市场本来面目,打造真正的市场,需要监管层、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 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只是虚拟的符号,没有任何价值; 只有上市公司高管、员工、市场中介机构、监管层等切实履行社会公共投资者的信托责任,股票才有内在价值。
郭树清主席表示对市场有信心,也许对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有信心。 郭主席上任后燃起的几团火让投资者看到了曙光,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其中仍蕴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普通投资者现在可能只有少量持仓; 只有郭主席为股市建立基本完整、比较有效的基础性制度,市场各方无论是谁,都会被这个制度约束或同化,投资者的春天真正到来,才能放手投资。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郭主席的“信心”是对监管有信心”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