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1字,读完约5分钟
何志成(经济学家)
中央经济实务会议于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12日开幕当天a股下跌,上海综合指数跌破2300点。 13日,上海综合指数最低降至2245.87点,接近2001年6月14日最高点2245.43点,被许多人称为“a股十年零涨幅”。 14日闭幕当天,公报出炉后,许多人解释说“没有新意”,股市进一步下跌。 16日曾一度下跌至2170点,但随后上调,收于2224.84点。
股市破格下跌,应该说有基本面的支持。 最近,人民币汇率罕见地连续10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发出宏观经济预警信号。 上海综合指数跌破2300点,是因为继续发出警报信号。 但是,a股市场到底是见底了,还是2300点是市场底部,从一开始就有疑问。 虽然美国股市今年上涨,但知名企业股仍大幅下跌,如摩根士丹利股今年下跌近50%。 a股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一分成绩优秀股、大盘股的估值很低,但是很多中小盘股、创业板股的估值很高,特别是st股依然在市场上被炒。 a股市场的劣根性凸显,也证明了许多股票仍在大跌。 因为,2300分是象征,打破它,不能说是完全的坏事。
但是,2300点一定会回来。 就像人民币明年也会继续升值一样。 200点被破坏,很多股票全是烂泥,股东很痛心,坏话什么的,但要知道,政府更痛心。 2300分的失败,不仅代表着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信心的丧失,也因为政府未来经济稳定增长难以维持,许多改革措施难以落实。 在股市成交量大幅低迷的情况下,未来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将成为空的话题。 据我观察,股市暴跌时,银监会表示,银领域更严格的资本金管制方案的执行日期被无限期推迟。 随后,郭树清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也确定表示希望加入社会保障基金。 另一方面,周小川央行行长更是罕见,央行没有将控制贷款总量作为最重要的指标。
很遗憾,这么多积极的信号,市场都是用脚投票的。 从技术方面解体,上海综合指数跌破2300点,确实意义重大,熊市气氛浓厚。 但是,从基本面解体,虽然社保基金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一定会在2100点左右入场; 周小川的态度未必是12月的贷款金额会大幅增加,但为一季度的贷款增加埋下了伏笔; 银监会表现的意义应该更大。 商业银行对降低准备金率之所以反应迟钝,是因为资本金管制严格。 关键是这些信号的集中发出。 的基本面影响往往滞后半拍,但积极主动。 刚从中央经济实务会议会场出来的高级官员们表示,中央政府不允许经济深度下跌,也不允许股市深度下跌。
未来政策方面变动最大的是税制改革,包括结构性减税。 怎么改变呢? 一个是不合理的变更,不能再延长了。 例如,销售税改为增值税,大家都一样。 这项改革将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负,对资产轻业绩优的企业起到刺激作用,而且房地产税试点必须扩大,但不能马上扩大。 它对房地产股的影响是心理层面的,有利于地产商的兼并重组。 因为那个会给巨大的地产商带来利益。 虽然征收资源税,但是资源品价格上涨,还征收环境保护税,对物价也有拉动作用。 资源类企业股价近期暴跌,提前对税制改革做出了反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物价总水平下降后,资源品市场化改革的空之间反而变大,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资源品价格的上涨。 因为这个煤炭股、天然气股、石化股都有上升空之间。
上海综合指数跌破2300点,股东们很痛心,必须强调高层更加担心。 关于中央经济实务会议的解释,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已有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案,包括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适度放宽,值得期待。
据笔者观察,人民币汇率16日早晨上涨400点以上,率先反弹。 这又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体现了高层稳定汇率的决心,显示了高层稳定经济的信心。 要稳定汇率,还是要经济稳定增长。 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最佳途径是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比较灵活的货币政策 许多人认为中央经济实务会议是强调货币政策不可调和,还是强调“稳健”一词,但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描述包含着很好的含义。 你能说现在不稳健吗? 你能说得更积极一点吗? 也许各级政府会逐步加码,理解为适度宽松,定向宽松,全面宽松,货币再次泛滥。
胜于行,已经发出了高层稳定增长的信号,也发出了未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信号,对经济来说是保证增长的信号。 对股市来说,这是政策底部的信号。 笔者相信,“稳定增长”其实是“保证增长”的代名词,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不同于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灵活。 只有货币供给适度,经济稳定增长,公司盈利能力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政策才能发挥威力,减税和居民收入增长计划才能落实。 劳动者收入增加,经济稳定快速发展,能指望股市下跌吗? 我想250点左右是买的。 当然,年被炒鱿鱼的高价股票还买不到。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稳增长组合拳信号 股市读不擅长?”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