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5字,读完约4分钟
李允峰
最近有消息称,包括沪深300etf在内的etf基金内交易正在考虑使用t+0机制。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和落实改善这一交易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将有助于激活etf交易和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随着etf采用t+0交易的讨论加深,各方人士对股市恢复t+0交易的呼声也逐渐加强。
对于蓝筹股进行t+0交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个交易制度不是“洪水猛兽”,不需要扩大t+0交易的风险来谈虎色变。 从海外市场来看,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成熟的证券市场,都有改革本国证券市场交易制度的现象,其最大的优点是交易制度下股票的交易日越来越短。 从原来的t+5缩短为t+1,在很多国家回归了t+0交易。 这一改革的目的,无非是提高股市的结算效率,降低投资者的交易风险,投资者尽早进行修正操作,提高市场流动性,使股市更具现实意义,从而促进市场秩序和有效运营。
大多数人反对t+0交易,认为这种交易制度会引起股市投机,但其实这是认知上的误解,t+1交易可以增强股市投机性。 a股市场在一点垃圾股和小盘股中,有较强的投机性,因此当天股票暴涨时,机构或大资金方可以与现有股票进行现金交易,但中小投资者只能在次日抛售,股价可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或以下。 事实上,这种不成熟的t+1制度助长了股市的波动性,对中小投资者构成了利益侵害。 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同用蓝筹股尝试t+0交易,建议尽快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实施t+0交易。 其实,t+0交易是国际证券市场通行的交易制度。 美国、日本等证券市场允许这种日内周转交易,许多市场日内交易活跃。 t+0交易没有增加投资风险。 对投资者来说,t+0交易提供了更灵活便捷的投资手段,有助于减少损失,降低交易风险。
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于1992年5月和1993年11月实施了股票的t+0交易。 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监管缺乏经验、股市过度投机等原因,管理层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取消股票的t+0交易,改为t+1交易。 t+1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股市的状况,但随着我国a股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完善,t+1交易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股市的t+1交易与股票指数期货的t+0交易不匹配,难以起到股票指数期货套期保值的作用,不利于股市的活跃和资金采用效率,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机构投资者由于具备变相的t+0交易操作功能,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公正性, 因此,这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也符合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证券市场已经具备了实施t+0交易的环境,其条件也已经成熟。 首先,股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年10月18日,上海证券市场流通市值达到12万元以上,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流通市值也达到4.5万元以上。 其次,在股市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股市监管水平不断提高,股市投资者不断成熟。 从新股发行制度到退市制度、打击内幕交易制度等,监管层近年来致力于制度建设和监管水平的提高,加上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这些市场环境已经能够应对实施t+0交易的各种情况。 再者,技术上实施t+0交易也不是难事,t+0交易可以比较有效地缓解目前市场上限股流通的压力。
因此,监管层不必陷入市场上的各种讨论纠缠,果断实施,积极尝试,先从蓝筹股开始,然后逐渐扩大到其他交易品种,使该措施得以落实,加快国内证券市场接近国际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订单悦”——《每日经济信息》的大募集活动,报纸的订单很有礼貌。 NBD/Corp /丁月/索引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不必对T+0交易谈虎色变”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