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1字,读完约3分钟
桂浩明(申万研究所)。
春节后的上海股市不仅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开门见红”,相反幅度下跌了不少。 继周二之后,当天沪市突破2400点,深市更是跌破20天平均线。 节后股市的走弱,有点出乎意料。
其实,在节日前大盘已经呈现出某种弱势。 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前三个小时股价指数走势强劲,但到了最后一个小时,出现了“小型跳水”。 沪深现货股指数保持了上升的势头,但期望指合约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盘后数据显示,当日网空仓单增长明显多于网多仓单。 如果是强势市场,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既然现在出现了,只能证明市场在这里出了点问题,抵御了攻击。
那么,市场面临着什么问题? 回顾去年12月开始的这一行情,其中实体经济好转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系列良好的宏观数据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增长下滑的担忧,同时也开始相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将会出现新的经济增长。 近两个月股市的上涨基本上是在这样的框架内进行的。
但问题是,虽然实体经济确实在好转,但其强度与人们的期待不符,是弱恢复。 另外,“城市化”毫无疑问是一大主题素材,但要实际执行并不那么简单,单纯理解为大兴土木式的“城堡建设运动”是误读。 但实际上,许多投资者认为经济弱复苏是强势起飞,认为“城市化”是房地产重新崛起,并主动得出股市由此逆转的结论。 对后市场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忽视了两个重要因素:当前经济增长相对有限,市场资金供给也没有根本好转。
另外,由于对股市运营本身缺乏充分的认识,过分重视金融杠杆在拉动市场走势中的作用,不知道这种创新工具本质上只是抑制风险的手段,抑制市场单边运营,增加行情的不确定性。 因此,目前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环境的改善不足以支持股市的激增。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舆论还比较乐观春节长假前后大盘表现调整本身就很自然,符合行情形成高度一致预期时实际走势容易逆转的客观规律。
节后股市的下跌,对市场情绪的打击很大,很多本来就很乐观的投资者觉得已经无可奈何了。 但近两天股市下跌有点剧烈,相对于这段时间的上涨,有些还属于正常的调整。 如果改变立场,由于实体经济的好转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城市化”的实践也在进行。 这是因为即使股市没有因此获得去大牛市的条件,也具备了进行慢行、形成中级行情的条件。
所以,现在股市小幅下跌,只能对后市有利。 从中心线来说,对行情乐观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两会”即将召开,按照以往惯例,这将成为行情运行的重要节点。 如果现在大盘有所调整,到时就有机会夯实基础,重拾新的势头,开始新的上涨。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大盘的调整,不仅有助于后市场的平稳运行,避免市场环境的误判造成操作上的失误,还应该有助于调整投资者的心态,更准确地评价行情。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节后股市缘何疲弱?”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