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8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中国证券金融企业宣布,融券业务试点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于2月28日正式上市。 中信、光大、广发等11家公司将成为首次参加融券考试的证券公司。 转入融资试点半年后,转入融资券试点后慢慢来了。 但这毕竟意味着融资和融资券的转换开始实现“齐头并进”。
从年3月31日正式开始融资融通业务,去年8月30日开始融资转换业务后,到这次融资转换试点开始,a股市场的融通业务实际上不是很顺利。 特别是去年股市行情低迷时,监管部门率先推进融资业务,是为了维持稳定,但从侧面证明了融资业务的转型对市场有负面影响。
在以沪深300指数为目标的股票期货及融资融券业务上市前,投资者要从a股市场获利,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做。 正因如此,多头思维已成为投资者投资的定式。 但是,成熟的资本市场,如果不建立空机制,显然是无法想象的。 另外,如果不建立空的结构,就不能合理评价整个市场和上市公司。 尽管如此,股指期货的上市只是证明资本市场上已经存在空机制,而不涉及股票的创建空。 融资融券业务的上市,由于各证券公司自身实力的不同,实际上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诉求。 融资券上市后,加上股票期货,a股真正进入了空的时代。
当然,此次发售的融通券试点中存在明显的“短板”。 一是加入其中的试点证券公司数量很少。 目前,与50多家证券公司参与融资转换相比,只有11家证券公司尝试融资转换,比例明显偏低。 但是,也应该看到,当时监管部门开始融资融券业务时,首批试点证券公司只有6家,至今已达到70多家。 获得融资的第一家试点证券公司也同样有11家,仅几个月后,现在就达到了52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证券公司参加将是大致的事情。
其二,试点初期融资券所涵盖的证券只有90股,这比挂牌的2467家上市公司只占3.65%,说明所涵盖的证券覆盖范围有限。 但从流通市场价格方面考虑,并不低。 据统计,90只股票的总流通市值为9.3万亿元,占所有a股流通市值的近50%。 其实,融资融券试点开始时,标的股票也不过90只。 从今年1月31日开始,“两融”标的股票达到500股。 那么,随着融通业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股票成为融通券的标的是意料之中的事。
第三,在融资业务转型在先的时候,融通业务明显“跛脚”了,受投资者的投资习性和投资定式的影响,试点以来,“两融”业务中的融资业务单独进行,融通业务远远落后。 多数情况下,融资余额超过95%,融资余额少得可怜。 毫无疑问,融资和融和券呈现“一边倒”的事实,不利于“两融”业务的迅速发展。 而且,两者的差距比例也不正常。 而且,融通券上市后,融资和融通券余额所占比例是否会发生较大变化,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融资券业务的推出,便于投资者组建空股,预示着市场投资结构的变化。 a股市场逐渐进入了一个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空的时代,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巨大进步。 当然,空的时代到来了,投资者也必须警惕其风险。 特别是在融通业务实现参与证券公司和个股全面覆盖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A股正慢慢步入做空时代”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