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3字,读完约3分钟
a股暴跌不仅结束了原本毫无活力的“春季行情”,也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后市的期待。 指数超过2000点后,看到空至1800点甚至更低点的呼声不断,市场笼罩在悲观的气氛中。
股价指数一天内暴跌近3%,这种情况近年来很少发生。 去年6月底,大盘曾一天下跌5.3%,但那时市场缺钱,在资金市场上夜间折价利率达到30%显然不是常态。 因此,第二天股市在1849点以后出现反弹,3个月后回升至2270点。 但是,现在的情况和当时大不相同,尽管市场利率不高(目前交易所一天的回购利率不到3% ),但基本面似乎并不理想,有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标低于预期。 也就是说,去年的暴跌具有受突发因素影响的特征,今年与市场环境有更大的关联。
随着中国经济全面转型的开始,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内需费代替外贸投资的主导地位等趋势越来越明显。 受此影响,一年多股市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处于区间整理状态,大盘股波动万丈,不如说与新经济相关的中小市值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有人对这样的结构性行情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市场投机的产物,期待“二八现象”的再现。 但是,市场走势的结构特征越来越明显,大盘指数有重心下降的局面。 毕竟,这还是基本面在起作用。 看不到这个的话,就无法认识到现在市场的特征。 再者,如果对经济数据抱有很高的期望,难免会失望。
从以上观点来看目前股市的走势,应该说没有异常。 自去年以来,市场形成于1900点-2300点这400点的波动空之间,实际上现在运行在这个空之间,这也与gdp“七上八下”的增长一致。 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稍低于调控区间,股价的波动也被认为集中在区间之下。 另外,既然指数运行中枢在下降,个股方面必然下跌,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跌幅将更大。 由此可见,此时创业板的跌幅大于主板,本身也很正常,不需要特别解读。 股指期货出现明显的割水现象,考虑到股票的减持效果,问题似乎也很容易理解。 至少可以说这种灌水有技术上的理由。 当然,大宗商品的暴跌是有杀伤力的,但是仔细分析一下,首先是因为像“铜融资”这样的担忧制约着市场。 但是,由于市场基本面基本稳定,这种恐慌性的下跌很难持续。 面对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情况,管理层是继续下行危害就业底部还是介入? 在通货膨胀调控和市场利率低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的空间都很大。 也就是说,实际上无论考虑什么样的负面因素,实际上大多数情况都会向好的方向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眼前发生的股市暴跌并不是市场的合理反应,而是带有恐慌的色彩。 毕竟,人们看到的是,市场本身并没有它所显示的那么糟糕。
只是,一旦暴跌后,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一般会变得谨慎,即使看到下跌的不合理因素,人们也有等待的习惯。 因此,成交量萎缩,个股活跃度下降,将成为近期市场的首要优势,结构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这种局面的变化可能会在本月末或下月初,但人们期待着以新股发行的重新开始为契机。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桂浩明:其实市场并没有那么糟糕”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