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7字,读完约4分钟
3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出席中国快速发展高层论坛年会的90名海外代表时,就中国改革开放、中美经贸关系、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与代表们进行了交流。
在此前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温总理也表示:“人民币汇率可能已经接近均衡水平。 我们将继续加大汇率改革的力度,特别是加大双向波动。 ”
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短暂回调,主要是因为预计中国经济将降温,美国经济将加速复苏,两国汇率的变化反映出经济走势暂时向相反方向作用的基本面。 从中长期来看,未来几个月中国对外出口不会持续下降,美国经济复苏也不顺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方向有可能逆转。
人民币改革当然不意味着人民币永远升值,单方面升值,但人民币持续贬值绝非中国经济的福音。 预计几个月来,中国央行将宣布扩大人民币双向波动范围,逐渐减少对汇率的干扰。 减少干预本身,会给汇率带来很大的波动。
“两会”以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将加快,探索与众不同的国际化道路。 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想成为世界货币,就需要完全的自由兑换。 但是,中国将探索新的道路,即在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之前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员,通过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支柱性货币。 人民币汇率改革将开辟世界货币新途径。
世界货币不是自封的,其选择也是双向的。 首先,自己想成为世界货币,积极实现自由兑换。另一种可能性是,大部分国家都渴望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希望选择该货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即使暂时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也可能处于后一种情况。 例如,看到人民币与多个国家的货币签订了互换协议,日本等国最近宣布将大量购买人民币国债。
最近,受美国国债和欧洲都柏林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市场上发现了汇率所含劳动力价值过高的现象。 从大趋势看,以美元为首的旧世界货币体系需要变革,需要调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占有率上升,需要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个新体系中发出更有力的呼声。 人民币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代表。 这是因为受新旧世界货币的吸引有机会进入世界货币体系,等不到人民币完成自由兑换改革。
客观地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环境稳定,中长期国际贸易量持续高增长,gdp增长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这一趋势,人民币对许多国家的货币更加坚挺,客观上成为“硬通货”。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稳步,许多国家货币争先恐后地兑换人民币,开始储备人民币。 人民币客观上已经半国际化了。
既然众望所归,人民币可以稳步逐步进行汇率改革,不必着急一步步实现自由兑换。 我们从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之前,人民币可以首先创造国际货币。 这个新途径是,首先搞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首先搞区域货币,通过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货币互换来保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渐进的过程中让更多国家的央行选择人民币作为存款货币。 首先允许人民币海外投资,允许人民币回流,然后允许投资者自由出境,最终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然后开放民间投资。 总之,有几点要来,但大方向不变。 这是新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也是新经济时代赋予人民币的新机会。
不可否认,人民币一下子国际化,特别是资本项下的可兑换(人民币自由进出境、与外汇自由买卖)一下子实现,中国的金融体系和许多公司不太能承受,也是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原因。 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很可能由中国经济内部的增长动力和外部推动的力量共同推动,不需要进行非常激进和非常迅速的改革。 从大的趋势来看,可以一点一点慢慢走,适度加速。 很明显,由于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可能不会冒很大的风险,走上相对安全的道路。 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中国来说是一大幸运。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人民币或在完成自由兑换改革前“被”世界货币”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