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2字,读完约3分钟
杨红旭
第二季度的gdp增长率降至7.6%,比2009年第一季度的6.1%要好,但探底还没有结束。 3月以来,主要城市的住宅交易量持续上升,大大超过了去年的月平均水平。 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还在持续下降,1~7月为15.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明显低于20.4%。 住宅新开工面积持续负增长,1~7月跌幅扩大至9.8%,对上游产业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平衡稳定的增长和房价的调控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命题。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 经济转型需要很长时间,当务之急是稳定增长。 目前,出口和费用难以兴奋,稳定增长需要投资。 既然不能刺激占固定资产投资五分之一的房地产投资,就需要扩大基础设施规模,特别是配合城市化战术的推进,越来越关注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然后,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其次,放松货币政策必须考虑楼市的承受力。 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对货币政策和资金宽松非常敏感。 在货币宽松的条件下,房价不会怎么涨。 去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开始微调,幅度不大,因此对楼市的影响有限。 但是,以今年6月首次降息为指标,货币宽松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7月初再次降息后,楼市利润明显,部分购房者望风而动。 货币政策放松的速度太快,力量太强,必然会促进房价上涨。
再次,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今年1-7月,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80万套,完成了年度计划的77%。 基本完成了360万套,完成了年度计划的72%。 截至5月底,国家在保障房建设上投资3895亿元,约占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8%。 这个推进力可以进一步加大。 在投资结构上,国家必须出台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民营企业进入保障性住房行业。
除此之外,应该提高“有持有压力”的差异化政策力度。 一方面要保持合理的自住诉求,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投机性投资性购买诉求的打击力度。 这样的指控往往是推动房价快速上涨的主导力量。 报道称,近期一些温州投资者从江湖返回反映出近期一些城市的住房诉求发生了变化。 这一现象必须引起监管层的足够重视。
另外,目前全国住房存量大,整体市场形态不低于需求。 但是,并不是因此就放心了。 今年7月中的6个月,许多一二线城市每月的新商品住宅交易量超过了新供给量。 这意味着许多新楼盘销售情况好,库存量大,就是结构过剩,即大型住宅和高级住宅过剩。 另外,今年1~7月,全国开发公司土地购买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4.3%,新开工面积减少9.8%,为明年的住宅供应埋下了“地雷”。 因此,必须促进住房的供应。 督促各地增加土地供应量,特别是普通商品房土地供应量的,打击囤地,督促开工; 通过减少土地首付、延长支付期限等优惠措施,激励公司拿地。
最后,必须降低房价,督促开发公司降价促销。 例如,可以采取一些间接手段,如在公司资金方面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继续管理开发贷款,严格进行房地产信托、企业债务、ipo和增发等。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寻求稳增长与控房价的平衡点”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