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万敏从北京出发
随着4月金融统计数据的公布,m2增速反弹公布13%的政策预期值,近期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话题再次引发各方热议。
出于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基于央行对货币政策、流动性管理的深入了解,许多中资投行和研究人员认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全面降准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外资集体呼吁投降
5月12日,央行公布了4月金融统计数据。 据此,包括美银美林、澳新银行、瑞穗、野村证券在内的外资投资银行均认为央行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野村证券5月或6月下调50个基点,3季度又下调50个基点 其首要依据是,二季度gdp增长速度或不容乐观,为了保持全年7.5%的增长速度,货币政策最晚必须在二季度末调整。
4月一系列宏观经济运行指数在这两天公布,低于预期的数据引起市场担忧。 例如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7%,降至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 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7.3%,市场预期比去年同期增长17.7%,1~4月公布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9%和17.6%。 4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个月增加了1.17%。 4月的社会支出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1.9%,低于预期,比3月下跌,接近今年1~2月至少22个月的最低水平。
瑞穗表示,中国央行应尽快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不仅能支持经济增长,还能促进市场改革。 一份报告指出,这不仅是抑制经济放缓和融资高价格企业的短期措施,也是现成的合适货币政策工具。
“经济金融改革需要能够经受住哪怕一点负面冲击的稳定的经济环境。 现在经济处于下降期,负面影响会让既得利益团体找到越来越多阻碍改革的理由。 ”渣打银行经济师李炜在与《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的采访中认为,货币政策的“静止”,不仅无益于经济增长的稳定,也难以为经济金融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m2缓解排斥带来的压力
4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m2超高反弹和当月大幅减少的存款令市场困惑,许多机构认为这与银行资金正常存款和同业存款之间的动荡有关。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介绍,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出现预期以上增长,季末考核后的理财资金大规模流向余额宝等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回收的资金以同业存款的形式回流银行体系。
中金企业认为,4月m2增速之所以超出预期,主要是受公司债务融资大幅增长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同业资产季末增长季初明显减少的波动在去年同期形成的基数效应; 新的外汇占款可能比预期的强。 另外,“预计将出现反弹的m2增速降低了货币政策大幅放宽的可能性。 基数效应有利于未来m2同比增长率稳定在13%以上,全面下降的可能性将比以往有所降低。 ”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央行近日发布的《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保持一定力量,自主进行”的提法。
“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更加谨慎。 因为它作为信号发挥作用,市场可能认为政策会转为缓和。 ”一位机构解体官员对记者表示,实际上是下降还是不下降正如所料,央行高层最近发出的各种信号表明他们实际上也感受到了压力。
据记者观察,在最近北京举行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周小川央行行长确定近期没有大规模刺激政策。 央行前副总裁吴晓灵也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高额外汇占用的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引起较大的震荡。 另一方面,我海外汇金额巨大,降低准吐出的首付将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央行不可能轻易全面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这些分析师也向记者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数量型工具,无法因目前资金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而改变高利率。 央行需要应对资金运用的结构性问题,寻找诱导资金流动的方法,这并不是简单的下调就能应对的。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4月金融数据再引降准热议 中外投行观点现分歧”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