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3字,读完约4分钟
近7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重回6.7元区间。 中海外汇交易中心最近公布,6月5日,银行间外汇汇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为6.7935元,比上个交易日上调135个基点,创下11月11日以来新高。
外汇分析人士表示,金融机构汇率有望加强美元持续下跌的环境,为人民币对美元走出阶段性升值行情创造条件,近期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保持强劲走势,但持续上涨行情有赖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持续走势
端午节前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快速上涨行情。 离岸人民币汇率率先发力,随后离岸人民币跟进,完全配合人民币中间价预估机制调整,市场上人民币汇率下跌预期明显下降,制造多重情绪迎来一波放行。
据统计,5月25日至6月2日,香港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升至988个基点,涨幅1.44%,期间最高达1508个基点,人民币最高达6.7238元。 国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割最高6.7878元,最大时为1031个基点,累计为747个基点,涨幅1.08%。
申宏源证券报告称,就短期因素而言,本轮大幅上涨的触发因素是中间价+1天内交易这两个工具齐全,受到汇率交易和市场预期的诱发。 第一个是在中间价格中加入“逆周期因子”,减弱前收盘价的影响。 最近,在美元贬值时期加强中间价格走势的措施已经明确。 5月15日至25日的中间价罕见地大幅超过了前收盘价,日均超过了212点。 其次,在5月底的几个交易日,人民币日中交易汇率也大幅上涨,说明央行双管齐下地诱惑人民币短期升值,成为诱惑市场预期和情绪快速变化的重要触发器。
报告还指出,从更深层次的逻辑来看,海外和国内因素今年以来发生了比较积极的变化,才是央行通过政策工具有效引导汇率双向波动的根本原因。
在海外,特朗普执政成绩低于预期,美国经济和通胀前景减弱,美联储加息渠道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高位下跌、人民币外部压力减弱。
在国内,国际收支结构和中美利差呈现出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积极变化。 其一,预计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持续改善,外债偿还等刚性流出结束,投机流出规模减少,年改善持续,资金流出压力缓解,交易水平对汇率的压力大幅减弱。 第二,经过从去年年底到今年5月的调整,国内债市收益率上升,中美差距扩大,带动了汇市的情绪。 其三,贬值不是政策目标,稳定的汇率环境更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美国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新增就业人数、劳动参与率下降、薪资增速持续走弱影响未来通胀预期,美联储加息渠道均面临下行风险,美元指数下跌0.8%,至96.66付。 机构认为,随着通胀前景不明朗性的上升,美国加息渠道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但6月份将按大致比例加息,对美元短期形成小幅加息。
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经历快速升值后,或迎来震荡清理过程,6月美联储的结算结果仍值得关注,但即使如期加息,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冲击材料也有限。 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明显修正,年内贬值风险进一步降低。 如果美元保持弱势地位,人民币对美元仍处于阶段性升值空之间,但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汇率以本国经济和金融状况为锚,持续升值有赖于经济持续复苏。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境外货币交易中心,年6月5日银行间外汇汇市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人民币6.7935元,1欧元=人民币7.6629元,100日元=人民币6.1522元,1港币=人民币0.87208元,1英镑=人民币 1新西兰元兑人民币4.8506元,1新加坡元兑人民币4.9187元,1瑞士法郎兑人民币7.0530元,1加拿大元兑人民币5.0338元,人民币1元兑0.6293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兑8.3212俄罗斯卢布,1 人民币1元兑164.58韩元,人民币1元兑0.54066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兑0.55201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兑40.1514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兑0.5462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兑0.9712。 人民币1元兑1.2696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兑1.2401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兑0.51615土耳其里拉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6.7935元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破6.8”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