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4字,读完约4分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张摩实习记者走向家莹
新的金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根据最近财经官员的表态和金融监管部门日前公布的今年业务要点任务,以银行领域、证券基金业、保险业为代表的金融服务领域开放将成为全年金融开放的主要途径。 此外,国内外股市、债市双向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性也将在年内稳步推进,但会比较谨慎。
他指出,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实务会议推动了全面开放的新框架的形成。 要在开放的范围和水平上进一步扩大,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扩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日前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扩大是必不可少的,但金融开放的另一个层面——金融市场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今年也将有所进展。 6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实务会议上指出,“扩大债市双向开放”和“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当天召开的全国外汇管理实务会议也指出,“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框架。” 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汇管理要点业务,包括进一步提高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支持外贸创新快速发展,稳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外汇管理试点,稳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性。
将成为以银行领域、证券基金业、保险业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开放,或者今年的金融开放途径。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此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企业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到51%。 实施上述措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取消外资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企业单一持股20%以下、合计持股25%以下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领域股票投资比例规则。 3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企业的投资比例放宽到51%,5年后的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多位专家表示,金融服务业开放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相关领域将放开持股比例上限和业务限制的具体政策,或在年内落地。
根据目前的路线图,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将大幅提高,超出市场预期。 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也将进入今年逐渐推进。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7日表示,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推进证券市场的双向开放。 继续推进国内股票债市开放,完善“债券通”,研究“沪伦通”,支持沪港深港股市交易互联互通。 改革完全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qfii、rqfii、qdii、rqdii等)的外汇管理制度。 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主体更大空之间配置资产的便利性,扩大国内商品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的对外开放。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债市开放已经比较完善,未来外资投资国内债市、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方面可能会进一步推进,股票和期货市场开放也完全类似, “下一步,我们将向外国投资者开放部分大宗商品期货。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成熟,一个开放,但总体来说资本项目开放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 他说。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与金融服务业开放相比,资本项目开放的推进将会比较谨慎。 年,在自贸试验区先行试点,然后通过进一步复制的方法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或者是现实可行的方法之一,这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关风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上海和广东在内的多项研究已经开始申报自贸港,但在未来自贸试验区升级版自贸港的政策思路下,这两个地区的金融开放创新有望进一步推进。 例如,深圳前海推行了最新的前海金融创新21条政策,涉及深港金融合作深化、金融服务业开放、资本项目开放等多个方面。
业内人士表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需要与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全适应金融市场制度和相关金融业开放相协调。 赵庆明表示,开放金融体系必然会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因为要比较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开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特别是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需要一个符合开放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潘功胜写道,在丰富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中,包含了以降低跨境资本大幅波动为目标的管理工具,如风险准备金。 以银行和短期资本流动为要点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等,逆周期调节外国汇市的短期波动,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国际收支平衡。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我国新一轮金融开放版图成型 金融市场和资本项目开放将渐次推进”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