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0字,读完约2分钟
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央行发布的《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确定,下一阶段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合理稳定地维持流动性。 与此同时,央行强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要把握稳定增长、杠杆作用和风险防范的平衡。
该报告无疑是市场注意新一年货币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业内人士表示,从央行的态度和目前市场状况来看,今年的整体货币政策仍“宽松”,杠杆作用和风险防范仍是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展望全年,流动性的总基调仍将继续保持全年的“紧密平衡”,不应轻易放松。
报告基本上秉承了年中央经济实务会议的精神,强调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列为各项任务之首。 针对去年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央行在这次报告中加入了关于流动性的表述。 即“合理稳定地保持流动性,管理货币供给的总闸门”。 比起年中央经济实务会议上的“调整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表述,无疑更加果断。 报告新增了“牢牢控制流动性尺度,帮助化解杠杆化和金融风险”,表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一定力量,为杠杆化和风险防范营造合适的货币政策环境。 年很难放松空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近期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央行年对流动性的管理更具前瞻性。 考虑到春节后首个工作日银行系统流动性受税期、中期贷款便利( mlf )到期、临时准备金运用) cra )部分到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缴纳等因素的影响,央行在节假日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开展了mlf操作3930亿元,节假日后仍保持稳定。
另外,1月25日泛在金融方向下降,释放了约4500亿元的流动性,比较有效地补充了银行系统的长时间流动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明年,政策对经济增长率波动区间,特别是下限的容忍度将更大。 我认为,未来,由于政府需要关注结构优化,“保持战术稳定力,恒常推进经济结构战术调整”,即使经济增速放缓,放松货币政策合作的必要性也将减弱。
花旗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由于监管收紧和mpa的实施,中国货币政策将保持相对收紧的态势。 但是,考虑到海岸和离岸之间利率差高和公司融资价格高的企业,货币政策收紧空之间存在着局限性。
海通证券的姜超也表示,今年的政策侧重于风险防范和杠杆化,意味着货币政策难以放松。 但在两支柱框架下,监管政策密集落地后,宏观审慎调控的效力将逐渐加强,有助于货币政策回归中性。
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向家莹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央行重申稳健中性 2018货币政策难言宽松”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