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程竹记者
3月1日,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即日起开始试运行。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资金运用监督管理部副主任贾昂表示,下一步还将推进许多事业。 一是制定了《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目前起草工作已经完成,还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 二是组织开展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的自我判断和监管试点判断。 三是完成资产负债管理监管系统模块的构建四是根据试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则
业内人士预计,实施资产负债管理规则体系后,资金特点、提高投资风险容忍度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将与预期大不相同,迫使保险理财企业在资产负债管理约束下提高自身投资能力。 “只有在投研体系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投资决策,才能实现比较好的收益。 ”
嘉彬表示,从目前保险业的情况来看,保险业有70%的资金是长期寿险资金,这是因为总体上存在“长钱短钱分配”的现象。 但是,这几年保险市场上存在的许多不规范问题,给一些保险企业带来了“短钱长配”的问题,这又往往带来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为了衡量沉淀资金权重与长时间投资权重的比率是否一致,我们比较了寿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和侧重点,在制定规则时设计了不同的指标。 ”保监会资金监管处副处长杜林举例,对生产保险企业期限结构创新设计了沉淀资金匹配指标。 另一方面,该沉淀资金的一部分可以用于长时间的投资; 另一方面,这也成为衡量生产保险企业长期资产的口径。
监督管理制度正式运行后,保监会根据管理能力和匹配情况将保险企业分为a、b、c、d四类。 业内人士指出,综合评价风险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实施差异化监管,将资产负债管理变为硬约束,更加切实做好风险管理,不是投资运营。
杜林表示,从测试情况来看,一是判断结果符合领域资产负债管理建设初期的现状。 能力判断规则对制度、流程、模式等要求严格,因此整个领域的测试得分很低,证明领域资产负债管理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 随着监管规则的运行,各企业注重加强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协调联动,预计整体得分将逐渐上升。 二是判断标准可以区分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的高低。 从整体上看,大型保险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相对较强,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流程、模式工具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三是判断指标可以比较有效地识别失配风险较大的积分企业。
“值得观察的是,我国上市保险企业的现金流并未发生较大的失配。 但是,必须关注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净现金流失,不要管理过激投资引起的资产负债。 ”长城证券拆船师刘文强说。
嘉彬表示,监管制度正式运行后,保监会将根据管理能力和匹配情况,对能力强、匹配好的a类企业给予适当支持性的监管政策。 对能力差或匹配差的c、d类企业实施比较监管措施,逐步建立业务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实施差别化监管 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试行”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