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3字,读完约6分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元和油价共同上涨、外债居高不下等因素相辅相成,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本币美元汇率急剧下跌,迫使它们展开新一轮的“货币保卫战”。 上周土耳其央行宣布将一周回购利率从16.5%上调至17.75%后,印度也意外加息。

监测资金流动的机构( epfr )的数据显示,美国货币市场的资产规模上升到了8年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美国配置通胀维持型债券产品的规模也创下明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高。 新兴市场债市和欧洲股市成为这笔资金“移动”中最大的“出血端”。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印度央行于北京时间6月6日宣布将回购利率从6%提高到6.25%,将逆回购利率从5.75%提高到6%,从而维持了中性货币政策的角度。 为了应对印度卢比已经发生的贬值趋势,印度央行自年以来首次上调了基准利率。

这是世界上另一个主要新兴经济体,最近开始通过加息积极应对本币贬值。 今年年初以来,土耳其里拉受到贬值的压力,目前里拉兑美元汇率下跌17%以上,引起投资者对土耳其经济前景的担忧。 5月23日,里拉兑美元汇率一度下跌至4.92点,日跌幅达5%,创近10年来最大跌幅。 上周,土耳其央行宣布将一周回购利率从16.5%上调至17.75%。 除上述两国外,今年以来,阿根廷、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今年发生了“货币保卫战”。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美元和石油一起上涨是这类国家面临本币贬值危机的“源头”。

“这次新兴市场货币冲击的直接导火索是自4月17日以来美元的急剧上涨。 此后仅一个半月,美元指数大幅上涨6.2%。 作为对象,每年美元只变动10%左右。 美元升值迅猛,外部脆弱性突出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风险爆发,短期内本币大幅下跌。 相关国家央行要提高本国政策利率以应对,缓解大规模资金外流、外汇储备急剧缩水的压力。 》东方金诚研究快速发展部副社长王青在接受中国证券新闻记者采访时做了如下表示。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金融市场动荡的直接原因是美元汇率明显上涨,美元指数从90左右上涨至95左右,美元指数上涨,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等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 他们的货币贬值,引起了这些国家的资本外流,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进一步加强,这两个国家目前的金融市场相对不稳定。 他们的央行已经持续加息,但没有逆转这一趋势。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业内人士表示,从过去的数据来看,每当新兴市场发生规模货币贬值时,大多不仅应对强势美元,还应对高油价。 分析最近发生汇率波动的新兴市场国家,高油价仍然是导致危机的重要推动力。

“对石油进口国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石油美元价格和美元价格上涨,以本币计价的石油价格双重上涨。 ”张明说。

在印度央行的声明中,将原油价格的波动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动向作为经济预测的风险点。 石油是印度最大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不仅会对通货膨胀,还会对该国的贸易赤字造成严重威胁,对该国货币造成更大的压力。

王青认为,本轮新兴市场面临货币冲击的根本原因仍是相关各国自身存在脆弱性。 这种脆弱性和内在压力是经济行业的宏观失衡现象,特别是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高赤字状态,必须通过借入外债和短期吸引外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代表有土耳其、阿根廷、巴西、印度等。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民生证券研究院的张瑜认为本轮美元反弹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首要原因是我国贸易结构更均衡、来自个别国家的冲击小——经济基本面良好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市场化香港作为离岸第一线,波动增加,但基本面放心中国资产吸引力依然强劲,国际资本呈现净流入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但是,即使此次一些新兴市场爆发“危机”,也值得中国警惕。

“在当前市场波动性抬头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特别在推动经济增长、抑制商品和资产价格膨胀、缓解外部脆弱性等方面取得平衡。 ”王青说。

王青认为,中国需要注意抑制短期债务规模迅速增长。 另外,中国正在推进金融业双向开放,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性,同时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密切监测市场风险情绪,必要时要实施一定的资本监管,以抑制市场恐慌,增强市场信心,应对政府外部冲击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新兴市场国家近期货币大幅下跌,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新兴市场经济板块提供了以下经验教训。 第一,由于短期资本流动波动不均匀,为了稳定本币汇率,最好能维持一定的经常账户盈余。 二是保持比较充足的外汇储备水平,有助于提高市场对本币汇率的信心;三是必须保持一国债务水平在适当范围内,特别是要尽量控制短期债务所占比例;四是要形成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的双重赤字结构 ”张明说。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新兴市场波动性的上升会推高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促进美元回流。 今年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收益率可以评价为低于上年,或短期内避险情绪高涨,或推动资本日益流向发达市场。

根据布隆伯格资金外流监测机构( epfr )的数据,截至6月6日,流向世界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量达到550亿美元,创纪录地位居第二,其中450亿美元流向美国。 美国货币市场的资产规模上升到8年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美国配置通胀维持型债券产品的规模也创下明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高。 新兴市场债券和欧洲股市成为这笔资金“移动”中最大的“出血端”。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国际金融研究所( iif )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外国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撤出123亿美元,创下自年11月以来最大单月资金外流量。 其中,债券和股市分别流失60亿美元左右; 亚洲各国流出了80亿美元。

避险资金流向美国,据媒体报道,国际对冲基金今年以来在上述新兴市场“沽空”中获利。

对国内投资者来说,参与本轮新兴市场震荡的交易机会不多。 但是,外汇投资平台却有机会积极宣传空这样的新兴市场货币。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外汇投资论坛上发现,此前很少有人提及的巴西雷亚尔、新土耳其里拉等已成为近期热门话题,投资的重点无一例外都是“做空”。

“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一位外汇投资官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国内外外汇投资者大多缺乏专业的平台,只能通过论坛等途径了解新闻,小交易平台的销售人员在市场上发生极端行情时被大肆渲染

“国际对冲基金有用于风险对冲的全球配置体系。 例如,“沽劲空”巴西尔的,而且空美元和多大豆也有可能被制作和覆盖。 国内投资者看到一点点国家货币市场的震荡,就轻易“撩空”,显然是不理智的。 ”青桐资本合伙人李倩说。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强美元施压 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打响”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