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63字,读完约13分钟

照片来源:照片网

网络贷款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助手,还是高利贷在网络时代的变种?

为了偿还4年前生意上损失的14万元贷款,没有收入来源的王素芬(化名)开了8个“口”。 用贷款领域的话来说,就是从8个平台借钱,用贷款养了贷款。

四年来,她累计欠下76万元,累计应还本金109万元。 迄今为止借了14万元,现在借了58万元。

去年12月以来,央行及银监会和地方金融机构整顿现金贷和网络贷款,最新监管要求综合贷款利息不得超过36%。 王素芬发现许多合同的实际利息超过36%,她开始追究权益,清算贷款。 虽然平台有点合作,但也有“硬”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年底整顿以来,拥有网络贷款平台( p2p )、网络贷款牌照的中小企业已经在管理中,但仍有一点金融中介游离于监管之外。

“根据无担保贷款,免除抵押,额度20万,当天贷款,月利6厘……”

我相信很多人都接到过类似的贷款销售电话。 对方说话很快,在你挂断电话之前,他们已经说了第一条新闻。 头脑灵活的人已经估计这笔贷款的年利率为7.2%。 这就像银行的无担保贷款一样,手续也非常简单,不需要查征信。 正好有资金困难的人,可能会因此而心动。 但是,很多人伸出手后,发现很难回头看。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王素芬的贷款遭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四年前,她找了一家贷款企业,借了14万元开了一家服装店。 因为经营不好,所以本金很快就亏了。 在每月分期还款日的前几天,邮件、电话、微信提醒她按时还款。 否则,征信记录会受到影响。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她开始用贷款养育贷款,但她怎么也没想到。 这是一条不归路,钱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58万元还没还清。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时报证券公司的中国记者在调查王素芬的贷款合同时发现,与她签订借款合同的对方有深圳赫美、亚联财、浩森等小贷款企业,以及网络贷款平台( p2p ),它们是王越来越多的贷款中介商 另一类企业最具神通力,他们在合同中承诺帮助王素芬从p2p、互联网小贷、特定借款等多个来源匹配借款。 完全不擅长金融专业的王素芬,不看合同前不知道钱从哪里来,以为中介是资金方。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王素芬一开始对贷款利息没有概念,看到每月分期只有几百元到几千元,并没有感到压力。 但是,当她意识到自己债台高筑时,感到奇怪。

在王素芬与贷款机构签订的合同中,月利率乘以12计算出的年化利息在7.56%~23.64%之间,以民间借贷标准来看属于正常范围。 在还款方法上,这些贷款机构大多给出了合同对应的计算公式,看起来非常透明。

对于缺乏金融知识和核算能力的王素芬来说,演算过程不重要,只要早点拿到钱,按照贷款企业客服的说法,按照合同上的分期还款数字每月按时还钱就可以了。 出乎意料的是,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借款价格比名义利率高不止一个,这就是王素芬钱多的原因。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以某大平台借款为例,王素芬借款13万元,合同年化利息8.4%,分36期还款。 按名义利率计算,等额本息计算机可计算的每月分期还款金额应为4097.76元,而王素芬实际每月还款金额为6177.76元。

每月名义利率还款与实际还款金额之间有2080元的差距——根据账单,这是“费用”。 但王素芬手上没有2080元的费用合同,被解释为拨打客服电话后,购买平台服务费用和还款交易责任保险的保险费。

影响月度供给额的因素除了各种费用外,还有利息的计算方法。 在银行无担保贷款中,通常用等额本息或等额本息的方法计算分期还款额,但在小贷或网贷企业中,经常使用等额本息的算法。 这也是利息最高的东西之一。

业内人士称,“等本等利”是指每期还款= (贷款本金×贷款月利率×贷款期数+贷款本金)÷贷款期数。 这个算法无形中产生了高利率,是因为没有考虑分期还款已经偿还的本金部分,而是继续按初期的贷款本金收取利息。 (费用征收也是如此) )因此,后期借款的实际价格上升,平均年化利率高于其他计算方法。 例如,借款10万元,月综合价格率为2.3%,分12期偿还,借款人最后一个月实际利率=(10×2.3% ) ) )÷(10÷12 ) =27.6%,该月利率换算成成人利率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于是,在过去的四年里,王素芬不知不觉背上了高额的利息。 她通过8个平台贷款,累计借款76万元,累计发生后必须偿还本金109万元(含利息33万元)。 迄今为止借了14万元,现在借了58万元。

王素芬首次接触小额贷款后,融资电话如热线一般拨打。 “我觉得伸手就能借到钱。 ”王素芬的回忆。

在该系统中,王素芬有20多次信用卡逾期记录,在小额贷款企业申请贷款次数超过10次,但这并未影响贷款企业向她处销售贷款。 “这些企业到底有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的谣言受害对策? ”王素芬自己也不理解。 在屏蔽了很多骚扰电话之后,至今她的手机里每天仍有四五个出售贷款的电话。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放贷市场竞争的结果是网上放贷平台是业务上的“创新”。 记者从“同人贷”这一推广资料中了解到,如果同人贷过款,满足借款日期距此次申请不到三个月、未到期等条件,该企业客户可以向20家支出金融企业借钱,月利0.99%~1.28%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近一两年,随着王素芬的贷款“口”越来越多,钱没那么多可借的了。 小信贷企业的员工给了王素芬一个主意。 付手续费的话,可以在别的平台借钱。

根据年12月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款”业务的通知》,即141号文》的要求,各机构必须遵守“了解你的客户”的基本要求,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借款人进行过度举债,陷入债务陷阱 不得向无收入来源借款人发放贷款的各机构应当反复审慎经营,大体上要全面考虑信用记录丢失、多头借款、诈骗等因素对贷款质量的影响。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但在实际操作中,“了解你的客户”是一些工作人员受益的机会。 小贷公司的员工知道各平台的风俗管理规则和漏洞,所以会把着急还钱的顾客和不能还贷款的顾客介绍给其他平台,然后从那里收介绍费。

去年12月8日,原银监会网络贷款维修事务局下发的《关于发放小额贷款企业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56号文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计算借款人领取的全部借款价格与贷款本金的比例,并换算为年化形式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熊勇律师向证券时报证券公司中国记者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年利率在24%以下的,受法律保护。 网络贷款利率超过24%的法律不予保护; 36%以上的部分被视为无效的约定。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根据56号文“综合实际利率”的定义,利息、费用、保险费等实际借款价格应全部包括在内。 王素芬在上述平台借款13万,代扣代缴初期费用3900元后,实收12.61万元,据6177.76元月收入测算,综合实际利率折合成年化达到41.5%。

实际借款价格远远高于名义利率的现象不少。 王素芬在8个贷款机构每月支付的利息加上各种费用,按等额本息的做法估算综合实际利率,分别超过36%。

除综合利率超过最高法院相关规定外,这些平台还存在“首付利息”(预扣利息)、手续费、保证金的行为,也是网络贷款维修事务所于56日提出严格核查的情况。 56中文截止到目前,各地的员工小组在今年1月底报告了调查情况,要求今年3月完成各机构的分类处置。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必须对比互联网小规模贷款和p2p的故障排除和维修,以应对这些混乱。 》一位网络贷款领域的注意者认为,王素芬的一点遭遇属于监管部门必须整理的范围。

网络贷款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根据最高法律对民间贷款的规定,24%以上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36%以上的部分无效。 但不是说不能执行,而是取决于合同双方的意愿。 目前网络贷款面临着严格的监管,中小企业的一点办法现在可能是违规的,但并不违法。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无论如何,网络贷款领域亟待整顿,王素芬似乎看到了登陆的曙光。

141号文和56号文都确定了对网络贷款业务的最新监管尺度。 文件确定地提出,将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纳入综合资金价格,综合资金价格必须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规定。 补助贷款机构不得向借款人代扣代缴利息、手续费等。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这些规定对网络贷款利率失真等混乱造成了较为有效的抑制,今年网络贷款市场的借款利率开始下降。 ’深圳一位网贷提醒者对记者说。

但是,上述文件没有确定从清理整顿走向规范经营的时间表,特别是在年12月之前,对于如何解决不符合新监管要求的库存合同,没有统一的要求; 另外,对违规网络贷款的改善措施和检测进展尚未向社会公开。

今年4月,根据深圳市政府金融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我市小额贷款企业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分类处理及验收工作的通知》,深圳市开业的128家中小贷款企业中,有13家通过互联网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通知》要求对13家小额贷款企业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进行分类处置和检查。 王素芬借的浩森小贷、赫美小贷、亚联财小贷等企业名列其中。

通知指出,这些企业需要在4月20日前提交检测申请,深圳市金融将根据141号文、56号文进行检测。 验收失败的企业给予一年的改善期,改善期内的贷款额不得比去年同期增加。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检测持有相关金融牌照,接受银监部门和地方金融监管,经营较为谨慎。 真正搅动市场的,是频繁拨打电话、涉嫌虚假推广和诱导借款人的中介企业。

网络贷款的名义利息通常不高。 例如,前海吉信网络金服的资金来自杭州银行,合同月利息为0.63%,按贷款余额计算利息,年息只有7.56%。 但是,如果加上不重复收取贷款本金2%的手续费,加上每月收取贷款本金2.3%的管理费(或咨询费),综合这些费用,实际年化利率超过45%。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那么这些中间费用是怎么产生的,交给谁呢?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在p2p平台借贷,合同通常涉及借款人、网贷平台( p2p )、贷款人)通常是个人)、保险企业四个角色。 中间费用将支付给网贷平台和保险企业。

在第二种情况下,其他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合同一般涉及借款人、xx金服(金融中介或配套贷款)、贷款人、个人、小贷款企业、支出金融企业或银行)三个角色。 中间费用给了能招揽客人的金融中介。

第三种情况,借贷活动由系列合同组成,除借款方和借款方外,金融中介通过对接其他中介商、p2p或特定贷款方,完成业务中介。 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了。

在这三种模式中,中介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种模式是以p2p为中介,新闻披露充分,实施监管备案,透明度和合规性是快速发展的趋势,但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的中介,面孔变得非常模糊。

这些中介企业,或者在电话营销时只谈名义利息,不按照国家要求披露实际年化利率,或者签订合同使用“名义利息+咨询费或管理费”的模式,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借入并承担了高额的金额 或者与银行、p2p等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成为资金的二道贩子。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这样的中介名称经常有“金融服务”一词,营业范围多由金融机构委托金融新闻技术外包业务、金融中介服务、新闻咨询等。 它们作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第三方外包企业,不需要牌照经营,难以纳入金融监管。

“这样的咨询企业超出了我们的监管范围,现有的监管方法对它们没有太多的约束手段。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贷监管部门的人告诉记者。

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处于整顿期,p2p平台也通过备案纳入监管,中小企业和互联网小贷受到更严格的牌照监管。 但是,关于金融中介,除了遵守工商行政管理和广告法以外,没有监管部门。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12月发布的141号文、56号文,已经涉及了这类服务中介的监管,包括调查第三方机构是否向借款人收取利息费等。 未来,这样的企业是否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还需要注意。

熊勇告诉记者,根据最高法规定,民间贷款中,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利率约定无效的借款人要求返还贷款人已经支付的年利率36%的利息,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据悉,王素芬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开始向各网贷平台追讨自己多收的利息。 在与上述大平台表达信息后,对方同意免除每月收到的2080元费用中的400元。 免除这笔费用后,年化利率正好在36%以内。 另外,经过深圳市金融活动的调整,浩森、亚联财两家小贷企业同意王素芬按年化36%结算合同,并于年5月31日结算贷款。 其他五个平台还在信息表达中。

“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目前网络贷款正处于整理整顿的关键时期,各平台信息化意愿强烈,这一背景加速了王素芬信息表达的进展。

据悉,与网贷企业的信息表达也不顺利,也有寸步不让的平台。 如果没有正确的计算,即使战略合理地索取,也不会得到响应。 这些平台对借款人采取“不理睬”的方针。

关于王素芬的遭遇,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王素芬从普通网络贷款走向信贷的道路,除了缺乏自我管理和风险意识外,也是非法网贷企业不择手段销售的受害者。 这种混乱如果无法抑制,就会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网贷者亲历记:8家贷款企业怎么让我累计负债百万”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