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0字,读完约3分钟
赵先生是系统工程师,在外资通信服务公司工作。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赵先生始终坚守着“技术”的本质,似乎从没对股票这种感情用事感冒过。 赵先生唯一一次与股票密切接触是几年前工作的企业的股票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时,他被告知自己成为了企业的股东。 几家企业的股票老实地躺在了他的账户上。
虽然是“技术控制”,但感情刺激太强,失控也是不可避免的。 有了这个“意外之财”,赵先生很兴奋。 他打算一有机会就换股,把账面上的财富变成牢牢装在口袋里的真金银。 但对他的“门外汉”来说,股市真的有点多又杂,更何况,几千公里外的新加坡股市,离他也确实有点远。
幸运的是,“世上没有困难。 只是害怕有心人。”经过不懈的认真钻研,赵先生终于入门了,开悟了。 但是,把人造化成“门内汉”的赵先生,在交易系统中怎么也找不到企业的大名,他很困惑,无法忍受。 我请教了企业的“炒股高手”,但是因为企业的股票“很糟糕”,被交易所“下盘”。 有人说,要卖出股票,只能通过市场下的交易系统。 我问了一下这些股票能卖多少钱,他马上帮我重新掌握了“技术”。 赵先生的股票被扔在那里了。 就好像普通不存在一样。
转眼几年过去了,在不长不短的日子里,赵先生静静地“技术”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在此期间,中国股市上演的奇异色彩起伏,似乎与他并无太大关联。 从股市中跳出舆论的场面,悲伤的故事和令人高兴的故事,当然似乎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赵先生的“技术人生”在今年年底的中国股市上略有骚动,11月20日开始的“任性”一下子上升,在赵先生心中掀起了涟漪。 12月8日,星期一,又是令人兴奋的一天。 中午休息的时候,赵先生很高兴。 “听说最近股市不错。 !
“一石激起千层浪”、“技术统制”居然在意股市,办公室里很快锅就炸了,股市新兵昔日的士兵几乎都异口同声地叫好。 赵先生问股市了吗? 快点跑!
第二天——12月9日,一些股票评论家大仙表示,这是中国股民永远应该记住的一天——上海综合指数暴跌5.43%,涨幅超过250点,为沪市成立以来的交易天数——7934亿元。 就像《市场演义》中许多不可思议的“逆向指标”——证券公司门口看自行车的阿姨和卖报纸的老人一样,赵先生那非凡的光辉在办公室里格外耀眼。
但是,随后几天股市的迅速发展,大大出乎了股市老将们的意料。 从10日开始,上海综合指数一步步上涨,到12月19日才上涨到3100点。 这样执拗地上升,让人神经有点受不了。 这几天,市场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股市笑话,其中最冷的笑话之一是,明明通过熊市好不容易赚到了钱,却在牛市中全部赔钱回去了。 再试一次吧。 熬过牛市就行了。
革命显然面临了新的问题。
都说“人不能再踏入同一条河流”,但人类真是感性很强的动物,特别重视旧知识、旧认识和旧经验。 因此,如果基于这些旧的东西来应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很多时候就不得不感到力不从心。 今天的中国股市,已经不是十年前、五年前、甚至一年前的市场,市场赖以生存的国内经济社会基础和世界形势也有很大不同,内外都在发生着变化,观察这个市场的眼光也应该改变。
面对不断变动的市场和世界,要把握积极性,显然不要屈从于旧知识、旧认识、旧经验的束缚,而应该以新的态度直接迎接。 有了这样的态度,就应该不再害怕“旧市场”的“逆向指标”。 也许,曾经被恐惧得五体投地的“逆向指标”标志着新世界的到来。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木木:别两次踏入同一条河里”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