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5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两会政府的实务报告将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创新对中国从来没有这么重要过。 事实上,当前世界经济体系正在经历最重大的重构,经济纽带从世界生产互联网升级为世界创新互联网,创新从摆脱经济危机的政策选项上升为新的世界经济结构重构中的重要战术选项
中国进入了“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同于以往快速发展的新特点越来越明显。 数量型扩张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阻滞量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奖金的减少、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供给效率的降低。 中国比以往更需要通过创新来提高国家竞争力。
但中国实施创新战术的道路并不平坦,不仅来自内部压力,也来自外部的新挑战。 相对于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全球发现,创新能力强的发达国家tfp实现了强大的恢复,为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板块的tfp跌至历史低位。 但是,经过3年的艰苦调整,美国对tfp增长的贡献,年分别恢复到0.7和0.4个百分点。
国际经济秩序正处于新的转型期,各国战术力量争夺的焦点在于主导权的争夺,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核心战术,近年来,主要国家提出科技战术的频率之快、水平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战术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韩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相继提出了本国创新快速的发展战术。
美国于2008年颁布了《美国竞争法案》,2009年实施了《美国创新战术:推进可持续增长和优质就业》,将创新作为巩固国家战术特点的关键。 年发表了新版《美国创新战术——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把科技创新确立为胜利未来的关键。 欧盟于2006年发布了《构建创新型欧洲》和《欧洲研究基础设施路线图计划》,年提出了《欧洲战术》,提出了未来十年的快速发展路线图。 年发表了《高技术战术》,年发表了《中小企业创新核心计划( zim )》和《工业4.0战术计划实施建议》,德国政府积极推进以“智能工厂”为核心的工业4.0战术,支持工业行业新一代革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 日本于2009年4月发布了新的增长战术,重点是迅速发展环保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等产业。 韩国在“新增长动力计划和快速发展战术”中,提出了快速发展能源、环境、新兴新闻技术、生物产业等6大产业,以及太阳能电池、海洋生物燃料、绿色汽车等22个重要方向。
为了在世界新的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和主导权,各国都在加大力度,人才争夺、高科技控制、隐性贸易壁垒等,世界创新竞争手段更加多样化和激烈。
首先,世界各国几乎都制定了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员的争夺非常激烈。 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吸引全世界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到美国,四分之一的留学生在美国留学,约一半的留学博士最终留在美国工作。 欧盟将从2009年5月开始实施吸引优秀人才移民的“蓝卡项目”,以吸引非欧盟国家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科学技术全球化形成世界性的创新型互联网。 国际科技合作呈现出新的方法和优势,共建大科学项目、开展全球重大问题联合研发、基于网络虚拟平台的联合研究、从科学问题向产业合作的扩展等成为新方向。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研发全球化进一步加剧,美国和欧洲跨国公司在海外研发投资的比例已经占研发总投资的70%以上,跨国技术联盟的数量在近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跨国合作产生的pct专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5.8%提高到本世纪初的7.2%。 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加强了高科技管制,美国、欧盟等国已经制定了严密的技术监管体系,形成了“创新挤出”和“创新控制”。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围绕产业链全面布局创新链。 一是以战术性新兴产业为中心集聚科技资源,针对战术性新兴产业上下游的核心、关键及共性技术突破难关,通过创新链条驱动,突破一些关键技术,使战术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 二是以创新链为诱惑,增强原有特色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聚集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原有公司特色资源加快发展,从而带动原有特色产业的结构转型和高度化整体。
另一方面,要推进开放创新,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互联网。 资源配置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全球转移尤为活跃。 技术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比货物贸易快,而且可以说比其他服务贸易领先。 相关预测表明,未来10年内中国高新技术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20%~40%。 意味着通过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模式,拥抱世界产业转移,期待中国成为世界新兴的产业转移基地和研发中心。 在创新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积极构建跨国技术转移平台,支持全球资源与市场的链接,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契机,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互联网,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全球创新体系的政策支持
(作者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张茉楠:革新对中国从未如此重要过”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065.html